老子的书法怎么写?
老子(约前571年—前471年),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东) ,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称为“百源之祖”、“万世师表”,与孔子并称“孔老夫子”。 老子一生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道德经》等五千余言的文字流传于世,其中尤以《道德经》最为重要和著名。《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其内容涵盖了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是中华智慧的结晶,也是老子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在历代流传下来的老子画像中,大多都形象夸张地表现出了道家的特点——仙风道骨的形象。在历代的书法作品中,也有诸多书家以书写《道德经》为创作题材,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玄宗李隆基所书的《道德经》卷以及北宋大书法家米芾所书的《道泉诗》等。还有一些书家在《道德经》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编辑整理,形成新的版本,如晋代王肃整理编撰了《老子音义》;南朝宋文帝时道士严续曾作《老子想尔注》等。下面,笔者就谈谈有关老子和他的《道德经》的一些常识性的知识: 一、关于老子的生平事迹及其著作 老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战乱频仍的时期,同时也是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时代。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43年),老子出生于陈国、蔡国间的苦县(现今河南省鹿邑县),为陈国人。他从小就善于思索,博学多识,喜欢研究天文地理、历史典籍,尤其对天道人事颇有见地。当时正值礼坏乐崩之际,天下大乱,老子对这一社会现状甚为担忧,于是隐居不仕,潜心钻研治理天下的方法,以求救民于水火。据传,老子曾在周王朝的图书馆工作过很长时间,他的博学多闻不仅在当时很有声望,而且也为后世所推崇。 汉初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记载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也……或言老子西出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焉,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在《老子论》中也认为:“老子著书,观天地之道,而仰视日月星辰之气,俯察山川草木之形,求其所以往来、变化、生死之本原者也。故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二、老子《道德经》的内容和结构 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提出了“道”的概念并把它作为全书的主题。他认为道是世界万物产生的基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势使然也。”(第五十章)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二十三章),等等。这种宇宙生成的观点虽然带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但却又具有朴素的辩证法色彩.
老子还特别重视“无为”的思想,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八十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第二十六章 );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第二十章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三十四章)这些论述构成了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老子还比较集中地谈到了“无欲”“尚柔”“柔弱”“清静”等一系列思想主张。 那么,什么是“道”呢?老子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道的不同含义,例如他用“玄之又玄”来形容道的不可捉摸,用“惚兮恍兮”来描述人们对道的认识状态,用“众妙之门”来比喻道对于万事万物的重大作用。总之,在他看来,这个既看不见、摸不着,又无所不在的大道才是世界万物的根本所在:“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第二十五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第四章) 由于老子没有具体解释何为道理,因此后世学者对其多有争议:有人认为“道者通也,无不通,畅达平易,故有道则无不通无不易”;也有人持相反意见,如魏源曾说:“道者何?往古来今谓之宇,四方上下谓之宇,出入旷阔,无有际涯,而谓之中,非中道之中也。道者,至渺至旷,往古来今皆道所寓,四方上下皆道所存,岂止空虚寂灭而已哉!” 至于老子所说五千言,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五千字。汉代刘向等人所编定的《老子》一书便是按五千字编排的;另一种说法则是五千言。如明代张景在《道德经解》中说:“旧本五千言,分八十一章,当是老子手笔。近本八十章,六千言者,河上公所作。”其实无论是五千字还是五千言都没有确切的依据可以证明,我们只能根据现在的《道德经》文本进行推断分析。但是,无论哪种说法都比较接近事实,因为如果单靠老子一人之力完成如此巨著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