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回首的会是哪个?

庾玥浩庾玥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王献之(草) 书圣王羲之第七子,在继承家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成为东晋时期一位重要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其书法作品《鸭头丸帖》、《中秋帖》等,被历代奉为精品佳作。他的“一笔书”开创了草书新体,与父并肩称为“二王”书风,影响后世深远,对唐代的颜真卿及宋代的书坛领袖苏东坡、黄庭坚均有较大启迪。

2.智永 吴兴人。本姓王,字法极,会稽山阴人。善草书,能隶书,有《真书千文》行世。梁武帝时,住会稽云门山,临池奋笔,每日万计,水耗干后,又在石上刻字,又用铁笔在砖上练字,所以后来竟磨去了80余万块,遂成了“智永铁砚”佳话。唐虞世南曾向他学习书法,智永给虞世南留下了“退笔斋”。据说他的《千文》八千四百一十三字,前后书写了十几年才告完成。这部作品流传下来不少,以浙江湖州玄妙观所藏的最为著名。

3.赵孟頫 元朝的书画大家赵子昂,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宋末元初著名文学家、画家,“元人冠冕”“元代书画第一人”。他主张学习古碑,提倡“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艺术观点,其楷书兼有“二王”、北朝颜体和柳体的风格特征,形成了独具风采的个性面貌;行书《洛神赋》是其传世代表作之一。

4.祝允明 明代著名文人,以狂草闻名。祝枝山自谓其草书近古人。论者谓其“下笔如风雨,用笔如顿挫惊蛇,虽纵横狂放亦不失规矩”,后人称“祝京兆”、“祝荆州”(因祝氏祖籍苏州,又曾官湖北襄阳同知)。著有《前闻记》、《九朝记》、《野谈录》、《荆川文集》、《荆川诗》等。

5.董其昌 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华亭派”领袖。他擅长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米芾、高克恭等人;书法师法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唐朝名家,并融入魏晋南北朝时的笔法,自成一体。他在绘画理论和书画鉴定方面的成就也颇为杰出,被称为明末“艺坛领袖”。

6.邓石如 清代书法家,篆刻家。安徽怀宁人。邓石如是清初重要篆刻家、书法篆刻大师,在篆刻中融篆法、篆刻、刀法为一,开创篆刻艺术新时代,人称“邓派”;同时他也是书法理论家和文字学家。邓派创始人。 他是集“四体大篆”于一身的第一人,也是集篆、隶、楷、行、草五体于一的奇才。他博学多才,诗、书、画、印无所不精。尤其是他的篆刻,从篆书中汲取源头活水,化汉印成自家面目,被誉为“集篆大成”者。

7.康有为 清末政治家、思想家,近代维新运动的领袖。他学识渊博,著述丰富,政治著作有《孔子改制考》、《实理公法全书》、《万国公报》等;学术著作有《广艺舟双楫》、《万木草堂口说》、《万木书目》等;诗文集有《康南海先生遗稿》。他的书法在清末影响极大。

宇文书慧宇文书慧优质答主

《圣教序》,我最爱这个字的“循”字,笔画特别多,而且笔锋变化多端,但是笔势连贯,整体看起来就是行云流水一般的感觉; 《自叙帖》中的“师”字也是一绝,尤其是那一笔出锋的笔法简直漂亮的不像话~ “山”、“水"等偏旁部首都是王羲之写得最好的,王献之写的最好。如果练习的话建议挑一个偏旁单独练,比如“山”写的好了以后就专门找带山的字写,一直写到好为止~(虽然可能永远也写不到好但一定要有目标) 还有他的行书的字体也比较好看啊~当然还有好多其他好看的字我就不一一列举啦(毕竟我不是书法家也不是学书法专业的)…

以上都是我个人的喜好和推荐!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审美来选自己喜欢的书体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