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书法用多大宣纸?
关于《杜甫集》和杜诗流传版本的一些知识,我整理过比较详细的资料,详见我的另一个答案 - “为什么很多人劝退唐诗宋词元曲的学术研究”这个问题其实是伪命题,不是“很多”人劝退诗词的研究,而是根本没有人去做诗词的研究(除了一些文学史的通论性论述),因为诗词的题材本身是有限的,如果从体裁上分,只有格律诗与词两种;而从题材来分,也只有边塞、思乡、闺怨等等可探讨的内容了。因此,在已有的成果中,也大多是清人王士祯提出来的评点式的批评理论,或者是近代国学家们对诗歌史脉络的阐述而已。真正可以称得上诗词研究的成果其实是很罕见的,而像题主这样想要花一生精力去深入做一首诗或词研究的人,可以说是几乎没有。所以才会出现一个现象,就是在本科阶段的诗词选修课上,老师会告诉我们说,你们要是喜欢诗词可以课下自己找些书来看,但真的要把诗词当作研究对象来做,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回到正题来说的话,如果你打算以临摹的方式来学习古诗的话,首先你需要知道的就是古人写诗用的平水韵,这是唐朝时的标准,到宋朝时又增加了一些入声字,形成了所谓的“十二部”。当然,现在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记住这个表格就可以了,至于其中的演变过程,可以看一下我在那个答案中贴出的隋朝时代的《切韵》表,对照一下就能明白。
接下来你要了解的是古代书法用纸的情况,这一点你可以参考一下古纸的种类,以及古书画装裱的工艺,大致能够理解当时人使用纸张的习惯。不过,我觉得在初学阶段没必要太追求这种细节上的东西,毕竟你只是临帖,而不是进行真正的创作活动嘛,所以只要选一张合适的宣纸就行了——我个人感觉1.5平的四尺单张或者3平的五尺整张是比较适合用来临帖的尺寸的。 然后,再来说说字帖的问题。现在市面上的字帖大多以唐代人的作品为主,比如初唐四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颜真卿、柳公权等,其中又以颜体的字帖数量最多。这些帖的特点都是笔画粗细匀称,结体方正,很适合初学者练笔用哦~ 至于杜甫的诗呢,其实他本人也是擅长七言律诗和歌行的作者之一啦~你可以选择他的代表作来进行练习,个人认为《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这两组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另外也可以看看他著名的边塞之作《羌村三首》、《兵车行》还有咏物抒情的名篇《江畔独步寻花》、《绝句四首》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