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皮纹有什么?
翡翠的皮是翡翠原生的风化外壳,其特征与岩石的风化程度、类型及方向有关,一般可划分出风化壳、风化层、土石包体三带。 由于不同场区、场口的岩性和水文地质条件各异,从而形成不同的翡翠表皮特征和皮色。其中,有皮、无皮的原理,以及皮上的各种颜色表现形态,构成了识别翡翠场口特征的基础。这些独特的皮壳特征是辨别场区场口的重要依据。常见的皮有石灰皮(黑乌砂)、黄砂皮、红沙皮三种,也有灰黑皮、铁锈皮等。 翡翠原石的外皮,因形成的自然环境差异而各具特色:
1. 黄棕色砂皮和黄褐色糙皮,多为河床冲击矿床,称为河床砾石;
2. 老树根皮的皮较薄,常有白色脱砂层或泥浆层分布,皮下的绿色多水灵明亮。
3. 黄绿色的泥土皮,多产于坡积—冲积层或残坡积矿床上;
4. 浅黄色土皮,又分为土皮、泥巴皮和土石包三类。
5. 白雾是翡翠的原生矿物氧化分解后形成的玻璃质薄膜,是寻找好翡翠的标志之一。 原生皮壳常因受后期水流侵蚀作用的影响,出现多种多样的外观形态,有的呈不规则状,如木疙瘩皮;有的呈现浑圆状,似鹅卵石,如水浸沙皮。这些皮壳的表面特征可以粗略地反映出其内部翡翠的质量状况。 在翡翠矿区,翡翠常被包围在风化的土石包或泥土之中,因此,找到好的翡翠原石首先得先剥去它的外衣——皮壳,但皮壳对翡翠质量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因此,如何区分玉皮,就成为判别翡翠品质的关键所在。 翡翠皮壳的类型多种多样,根据其颜色和外表形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① 根据皮色的颜色,将翡翠皮壳的颜色主要分为绿皮、黄皮、灰皮三大类;
② 根据皮子的粗糙光滑度,可分为粗糙皮、细皮两大类;
③ 按其结构可分为半胶结皮(也称致密皮)、松散皮两种。
④ 根据其表面特征又可分成蜡皮、糠皮、沙皮等几个小类,下面我们具体来介绍下这些皮型的特点。 一、根据皮色来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1.黄沙皮 黄沙皮指的是翡翠原石的表皮有呈黄色砂粒的皮壳,这样的皮壳一般比较薄。 这种皮壳主要是由细小的黄色风化蚀变的硬玉岩构成,当翡翠原石受到长期的机械切割、压碎解理时,就会使内部的硬玉矿物发生风化作用。另外,这种皮壳一般质地细腻均匀且透明度较好。 2.白砂皮 这类皮的皮壳颜色为乳白色或者白色,用手触摸会有砂粒感,其皮壳较为疏松。这种皮壳的形成一般是由于翡翠长期遭受河流冲刷所导致。 3.灰黑皮 顾名思义,这类皮壳就是呈现出灰色或者是黑色的,其皮壳较厚。这类皮壳一般是由于长期的地下水侵蚀而成,其皮壳之下往往都有高绿的翡翠。 4.绿皮 这类皮壳主要就是指翡翠玉石的皮壳表面有一层薄薄的绿颜色覆盖着的皮壳了,这种皮壳一般是在一些低矮的峡谷地带形成的。 二、按照皮子的粗糙光滑度分类,可以将它划分为两类: 粗糙皮:指翡翠原石的风化作用强烈,翡翠外皮被强烈地剥离和破碎,形成了很多凹凸不平的小坑,而且皮肉相杂的情况也较多见。
这类皮壳通常质地都比较粗疏,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情况,有些种水好的翡翠原石也会形成此类皮壳,这有可能是翡翠原石处在河流中长时间搬运的结果。例如老场口的木那料就经常会产生这一类皮壳。 细皮:指外皮被强烈的水动力作用剥蚀和风化的时间相对较长,使得它的表面变得非常平滑。这类皮壳通常质地都非常细致,并且很少有皮肉相杂的现象产生。 三、根据不同翡翠皮壳的结构可将它划分为以下三类: ⑴半胶结皮:这类皮壳的主要特点就是它的皮壳已经形成了很坚硬的角质层,但是还没有完全的胶结成岩。所以,这类皮壳的翡翠原石通常都具有较好的透明度和一定的韧性。比如老缅的蒙头料和帕敢厂口的翡翠原石都经常出现这样的一类皮壳。 ⑵松散皮:这是市场上常见的一种皮壳类型的统称,因为目前市面上能够见到的松散皮有很多种,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皮壳表面的沙粒大小和粗细程度的差别。 ⑶致密皮:也叫半胶结皮,这类皮壳与前面提到的“半胶结皮”的区别就是在于它们的硬度不一样,前者没有完全胶结成岩,而后者已经基本接近于岩石的状态了,所以在硬度上会明显比前者要高很多。 四、根据其表面特征又可以分成以下几个类别:
1. 蜡皮:它是用形象命名的,意思是指蜡状的皮壳。这种皮壳主要是由于翡翠长期受地下水的溶解作用所致,因而表皮会出现一层厚厚的蜡状物包裹住翡翠原石。不过,这种皮壳一般在市场上是很少见到的。
2. 沙皮:即带有细沙的皮壳,这是市场上最常见的皮壳之一,也是最容易辨别的皮壳种类,其特点是皮表有细沙状颗粒。一般来说,沙皮有两种,一种是石皮上有细小点状沙粒,另一种是石皮上有大小不等的片状沙粒。 3. 狗屎滩砂:狗屎滩是一种土名,意思是像狗屎一样,形容这种皮壳的罕见性,当然还有另一层含义是表示它所含翡翠的品质很好。 4. 油皮:这是一种油亮的皮壳,这是因为翡翠内部的水份在长期的流失过程中,逐渐被油脂代替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