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种水色哪个重要?
首先,“种”是形容翡翠结构细腻程度的一个名词概念 按照行业内的分类标准有3个级别:玻璃地、冰地(冰糯)、豆地。 “玻璃地”的玉质结构最细腻,肉眼看不到晶体结构,呈现透明或近于全透明的质感,犹如晶莹剔透的玻璃一样; “冰地”比玻璃地的透明度要略差一些,质地接近于冰块般的通透感; “豆地”顾名思义像黄豆大小的豆状颗粒,这种玉质结构疏松,肉眼明显可见晶体结构且不透光,是翡翠中结构最差的一种。 通常情况,种越好的翡翠密度越高,重量也就相对更沉一些。因为从物理性质上来说,翡翠属于硬玉,它的密度和硬度都很高,所以同体积的情况下,种水好的翡翠会重一些。
目前来说,玻璃地和冰地的翡翠是比较少的,市面上常见的都是冰糯地或者豆种的翡翠。当然也有极少数的水头非常好的满绿玻璃种翡翠,这样的翡翠非常珍贵,价值连城! 在购买翡翠的时候,我们往往只能看到一件翡翠的外部形态,并不能直观感受到其内部结构的好坏,因此判断时一般会根据翡翠的整体观感来进行推测: 比如豆地的翡翠,虽然豆地是介于中档和中低档之间的一种品种,但因为其颜色比较均匀,且绿色大多为阳绿色,也是深受不少喜欢“绿油油”的人所追捧; 而冰地的翡翠虽然种水好,但绿色较为暗沉,在整体视觉效果上就没有那么好看了。 所以很多消费者在选购翡翠的过程中都会认为,种越好价格就越贵,其实不然,不同品质的翡翠有着不同的定位与受众人群,因此具体的价格还是要根据实物流转以及雕刻师傅的工艺水平来定夺价格的,而并非只由一个方面决定。
接下来,我们说下“水”的概念 从字面上就可以知道,这是形容翡翠水分含量多少的一个形容词。 俗话说得好:“内行看种,外行看色”,这句话就形象地道出了翡翠中的“种”对于翡翠品质的重要性。如果一块翡翠既无色又无水,那它顶多算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已……而一旦这块石头的种好,水分足,就会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因为翡翠的颜色是可以随意进行改变的,但是翡翠本身的水头是无法通过人工改动的,因此只要翡翠的种一好,不管是什么颜色的翡翠都具备很大的升值空间。 有种有色的翡翠就是顶级的翡翠,种水和颜色对翡翠的价值的影响不分伯仲,缺一不可。 但是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的话,在购买翡翠的时候,可以优先考虑种水的优劣,因为无论什么颜色的翡翠,种水都比较好,这样才会更加具有美感,而且种水好的翡翠即使不染色也不会太差,相反种水不好的翡翠就算染上了高档色,时间久了也会掉色影响美观。
最后说下“色” 其实翡翠的颜色是非常繁多的,业内将翡翠划分为7大类24小类81种,其中以“绿色”最为名贵,其次分别为黄色、红色等; 其中正绿色的翡色占一半比例左右,黄、褐、墨三色的翠色约三分之一多,紫罗兰约占四分之一的比例。 在所有颜色里面,绿色是最贵的,因为它代表着生机盎然的生命力,寓意着富贵吉祥的生活。不过除了绿色以外,其他颜色的翡翠也各有着各自的特色魅力。如红翡绿翠,艳若桃花的红翡、金光灿烂的金黄翡等等,每一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味道。 翡翠的颜色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价值的莫过于绿色,不过若是只追求一种色彩未免也太单调乏味了吧~所以在挑选翡翠的时候,不必刻意去追求单一的绿色翡翠,可以多考虑一下不同颜色相互交融的翡翠手镯或是各种挂件,比如: 飘花翡翠手镯:既有绿色,又有蓝色的翡翠手镯,在视觉上给人一种自然灵动的美感。 紫罗兰翡翠手镯:带有淡淡紫色,显得神秘优雅,很有韵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