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里面的黑点怎么去掉?
首先科普一下,天然翡翠原料或加工过程,会产生暗色杂质,统称为“脏点”。按照性质可分为: 1)矿物杂质:包括包裹体、裂隙等形成的黑色、褐色等杂色; 2)有机杂质:如油脂斑、树胶等; 3)染色杂质:部分翡翠原料为深绿色,经漂白后再填充染料而成。 目前市场上的翡翠饰品,部分是经过精心加工的,可以基本达到“无瑕”的水平。而价格相对低廉的翡翠成品或者原石,难免会有脏点出现。那么这些脏点能不能去掉呢?当然可以去掉!不过要根据不同的脏点,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
通常来说,影响翡翠价值的因素包括颜色、透明度、质地(纯净度)、形状、数量等因素,其中透明度和质地(纯净度)是很重要的指标。对于含有脏点的翡翠而言,只要将表面的脏东西去除干净,同时保持整体的光亮通透,其价值同样可大幅度提升。针对有脏点的翡翠,一般需要经过清洗、抛光两个步骤来完成去垢增光的效果。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脏点属于无机物质(主要为金属氧化物的沉淀物),那么它具有较强的硬度,极难洗净。而且由于形成的原因,这种污点往往与翡翠晶体交织在一起,很难分开。所以若盲目用化学药剂浸泡,不但会伤害表面纹理,还可能造成染色效应,使原本浅色的部分染上其他颜色。这样的处理不仅达不到去脏的目的,反而会破坏原有的品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用超声波清洗机加酸泡(注意不能用强酸,否则会腐蚀玉器表面,使其失去光泽),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涂上一层薄蜡,就能起到保护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