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危料什么样?
危地马拉产出的蓝绿色玉髓叫做 青金石, 主要用途是制作戒指、耳钉和项链等首饰,因为质地相对较好而且颜色漂亮深受大家的喜爱。但如今市面上出现了用其他材质冒充的“青金石”,需要特别注意辨别! 用绿松石模仿青金石的情况比较多见。两者颜色相近,但通过仔细观察,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下图左为青金石,右为绿松石) 除了绿色的绿松石以外,还有采用注胶、烤色等技术使绿松石改变颜色并优化处理的“假青金石”。 对于此类“造假”行为,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只要是在正规商家购买,有正规鉴定证书的,一般都不会买到假的绿松石; 但如果是网上价格极其低廉的“青金石”,就需要特别小心了,很可能就是假的!
除了绿松石以外,还有一些玉石也能呈现近似青金石的蓝色调,比如 碧玺、海蓝宝等等, 所以在选购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区分。 这些材料的颜色虽然接近青金石,不过它们在纹理和光泽上都有不同,可以凭此来辨别。
有些商家会在商品的介绍中会标注材料的具体产地,如果有“缅料”“俄料”或者“新疆料”等字样说明就很好,如果只有“东南亚料”“老挝料”“云南料”等描述则需要注意真假,最好仔细咨询一下客服哦~
翡翠危料,就是指内部裂隙众多,或者部分裂隙已经穿透石头,裂隙肉眼清晰可见,但还尚未解体的料子。危料一般裂隙分布都非常集中,形成交叉、簇集状分布,一般沿着一些天然的解理面呈锯齿状张开。危料的成因要从翡翠的形成过程中寻找,在翡翠原生矿床中,受构造挤压以及后期热液溶蚀作用影响,部分裂隙发育的翡翠会受到应力集中影响,最终导致石头受力破裂。破裂之后的石头,被地下水以及风化作用所影响,裂隙进一步扩张,裂隙面发生溶蚀现象,看起来更为粗糙,也就是形成我们所讲的危料。
危料有被处理的价值吗?
危料在所有的料子中,是成材率最差的料子,处理难度也是非常大,价值也是在所有料子中最低,很多危料哪怕经过处理,也得不到很好的利用,要么雕刻出来的东西非常小,要么玉雕师傅无法下刀进行雕刻。
危料如何处理?
危料在处理过程中,首先会进行浸环氧树脂胶,将环氧树脂胶放入锅中煮沸,煮沸的环氧树脂胶由于气化,会沿裂隙进入石头内部,使裂隙被充填。在浸胶过程中,由于环氧树脂胶有粘性,会将部分裂隙粘合在一起,同时由于张开的裂隙被充填,石头的受力将由单条裂隙传递给相邻裂隙,最终合力将张开的裂隙压紧合实。危料的浸胶条件需要锅中胶达到沸腾(100℃左右),同时危料在胶中需要煮沸30分钟以上。
危料的优化处理是有风险的
危料浸胶过程中,由于裂隙众多,浸胶温度又是极高,煮胶时间也较长,极易导致石头由于胶的张力变化或者锅中气压的变化产生“崩爆”,即在石头中鼓起大的胶包或者将石头炸裂。所以在浸胶过程中,危料应当分批进行,每批也不能放过多的料子,以免危料崩裂产生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