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画是哪些?
一、山水 山水画是国画里最大的一支,按技法分有青绿山水、浅绛山水;按题材分有全景山水、写意山水等。 二、花鸟 花鸟画里包括的花卉、鸟虫属常规题材,而山水里的石、树林等也是属于花鸟画的范畴,因此这里主要讲那些以花卉、鸟虫为主要描绘对象的。 三、人物 人物画里又包含了不少的分支,如高士、仕女、佛像等,但这里想提的是描写历代文人、隐士形象的画作。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安土重迁的社会,文人隐士的形象经常出现在水墨画中,这些画里常常含有文人的理想人格和审美趣味,寄托了文人士大夫的高洁之情。 四、书法 中国绘画中,不论山水还是花鸟,都讲究‘笔墨’,所谓“笔墨”,即指用笔用墨的方法或技巧。而书法中的笔法、墨法,同样适用于画画,因此学好水墨画要先学好书法。
五、篆刻 用篆书书写、镌刻印章。在画上署款用印是我国传统的作画形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首先,用篆书署名,说明作者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其次,章是作者与观赏者之间一个重要的交流信息,盖在画面上的章,除名称之用外,还有“诗书画印”之中的“印”字,可见“印”的重要性;最后,好的印章也能起到点题的作用。 以上仅仅是对于中国画的基础认识,想要系统学习,还需多多努力哦~
中国十大国画流派分别是岭南画派、京津画派、吴门画派、扬州画派、金陵画派、海上画派、长安画派、浙派、娄东派、虞山派。
岭南画派是现代中国画的一个流派,是传统中国画的重要变革者。20世纪初,在康有为、陈树人、高剑父、高奇峰的艺术革新主张的感召下,广东出现了一支锐意改革创新的画家群,自成一家,时誉为“岭南派”或“岭南画派”。
京津画派是指以河北(今属北京)的金北楼(城)、陈师曾(衡恪)和北京的齐白石、徐燕孙(燕荪)、胡佩衡、吴光宇等为代表的绘画流派。
吴门画派是指中国画史上活跃于江苏苏州地区的文人画家集团,因苏州古属吴地,故称“吴门画派”。吴门画派自15世纪中叶形成至16世纪末衰退,在近百年的兴盛期,名家辈出,影响深远,将中国文人写意书画艺术的创新精神,发扬到一个空前的活跃阶段。
扬州画派是指以“扬州八怪”黄慎、李方膺、金农、郑燮、汪士慎、高翔、罗聘、华喦为代表的,于清代中叶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职业画家集团。
金陵画派是指清初以龚贤为首的在南京(古称金陵)地区活动的一个绘画流派。
海上画派是晚清至民国初,以上海为中心而形成的一个重要的中国画流派,主要指曾在上海的艺术、文化、商业、金融中心-上海县南市及其周边地区从事过艺术活动,或画风、艺格方面具海上艺术特点的中国画家,以及与此关系比较密切的周边地区有些画家。
长安画派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活跃在中国中国画坛,以赵望云、石鲁为代表的中国画艺术流派。因赵望云、石鲁等画家长期生活在古都西安,故称 “长安画派”,又因陕西古称三秦,亦有称“三秦画派”。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长安画派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浙派是指明代永乐至成化年间(一四零三---一四八七),以戴进(又名戴泉,字文进,号静庵,又号玉泉山人,浙江杭州人)为中心,用南宋院体画变革而形成的一个在社会上影响极大的画派。这个画派在明代中期极其盛行,直至嘉靖、万历乃至明代末期,浙派的余绪仍然在画坛占据一席之地。
虞山派是清初山水画派之一,该派画家主要活动于江苏常熟地区,因当地有虞山,故称“虞山派”。虞山派的代表画家为王时敏的学生王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