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丹青是中国画吗?

储聪敏储聪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水墨”与“丹青”本是两种颜料,“水”指用水调合墨色;“墨”是指黑墨、“丹”指的是红丹(四氧化三铅)等矿物颜料。 那么为什么用这些颜料来作画呢?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绘画多用毛笔和宣纸创作,而这两种东西的特性决定了只能选用这些颜料。使用其他的化学颜料是不可能的。

先说说“水墨”。 “笔”本身是一种耗材,用完后就要扔掉。因此古人都十分珍惜笔墨,在作画时都是量入为出,决不会浪费一点墨。所以作画时的“墨”都只能是淡墨,浓墨是被鄙视的。所谓“惜墨如金”、“浓墨无耻”就是这个意思。 那为什么要用淡墨呢?

一是为了节约宝贵的物资——笔墨,二是为了适应毛笔吸水后在宣纸上运笔的特点。如果墨汁太浓,则不便于运笔,会涂黑了画面。如果笔中水分不足,则会出现飞白。所谓干笔写意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产生的。 你看那些大师们挥毫时,都是蘸一次墨画几张,而且越到后面墨越浓,一直到整个画面布满浓墨一气呵成!这是需要深厚功力的。 如果用水彩或是油蜡剂颜料就方便多了,你可以在任何时间添加清水或胶水调节颜色浓稠度以适宜运笔,也可以洗去多余的颜料,比水墨省事多了。 但是古人为什么要如此麻烦自己呢?那是因为他们追求的是中国特有的“墨趣”——即在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中表达情感、创造美。这才是中国画的核心。而不是像如今的美院学生那样,靠描画那些“线条”和“造型”谋生。至于能画什么,怎么画画那是另一回事。这里要说的“水墨”其实指的是这种独特的“墨法”或者说是“用水之法”。

再来说说“丹青” “丹”本义就是红色,“青”指的是绿色。古代绘画中的“青绿”就是现在的工笔画中所谓的“重彩”。因为古代制颜料的方法简单,颜料中含有大量的金属氧化物,所以颜料浓重且不易褪色。 我们现在所说的“丹青”多指工笔画,不过古人所谓“丹青”可不只是工笔画,它还包括写意画的“泼墨”“渲墨”以及后来的“水彩”“油画”等等,只要是带颜色的绘画都可以称为“丹青”。 在“水”的问题上,古人的思路和我们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今天有了自来水、矿泉水,使得我们习惯了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水可以直接用来作画。而在古代,水并不是随便可以使用的资源。

除了直接用于作画,其他的水都被排除在水源之外。比如说,清洗毛笔后的废水是不能直接倒入水池里的,因为毛笔的笔尖是竹管做的,里面是空的。虽然清洗后笔腔里有清水,但是笔毛上的泥垢却是沉淀在笔管的底部,只有重新换新的清水。 而那些废水和笔渣只能倒进专门用来收集废水的地方,等待自然干燥以后用来洗车或作别的用途。就连平时喝茶、漱口、洗澡这些生活中的用水也是严格分的。更不要说作画时的水了。因为在文人眼中,水是一种极其珍贵资源。

张颢衍张颢衍优质答主

传统中国画的基本图书形式是水墨画,即以水调和墨为主要的着色方式,而丹青则是泛指色彩。水墨和丹青是中国画两个基本特征。中国画简称国画,中国国画一门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

在古代,国画主要有工笔和写意之分。工笔要求明丽清新,细致入微,造型准确。而写意讲究随心所欲,更重视达意表情。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现又产生了小写意,而现代中国画将写意画分为大写意、小写意。中国画以墨线为主,通过用笔用墨的技巧来表现自然物象,以笔法为基础、以墨法为辅助,是写意画的基本特征。如墨法中浓淡墨法、积墨法、泼墨法、破墨法、宿墨法等,再配合不同的笔法技巧,可以创作出笔精墨妙的作品,中国画是笔和墨艺术。

现代中国画主要有花鸟、山水、人物三种画法。而花鸟画描绘的对象更广泛,可以画翎毛、畜兽、蔬果以及草虫等。

国画用宣纸作画,宣纸分为生宣纸、熟宣纸和半生熟宣纸。宣纸的特性是软、滑,有较强的吸水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