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导弹会不会是骗局?

伊长其伊长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技术上讲,不可能。 从成本上讲,值得一骗! 我们先来看看,一个东风26B的研制费用是多少? 作为我国第二代固体火箭导弹,DF-26B采用了大量先进的设计和工艺,使这款导弹性能卓越,射程可达4000公里,可携带12枚分导式核弹头,还能进行360度环视,具备高超音速、机动变轨等灵活多变的突防能力。 当然,这些数据都是公开的,可能不太新鲜了。但我们要看看在研发这种型号导弹时,付出了多少代价。

根据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报告(2015)披露,当年,陆军装备研究所(陆装所)正承担21个项目,其中9个导弹武器系统,包括2款弹道导弹、2款巡航导弹和4款炮弹。

这些项目都要求“高技术”,其中就包括了制导与控制技术、探测与识别技术、电子对抗技术等诸多方面。所以,别看东风26B体积小,但它集诸多尖端技术于一身,可以说是高科技密集型武器。

那么,这样一款高科技密集型的武器,其研制费用肯定也是高昂的。 根据该报告中关于研发费用的分类,我们把各项开支列出来,并计算下经费总额,结果发现,仅仅研发费用就花了24.7亿元,相当于247亿人民币,这还不包括试验场费、生产线建立费等其他支出。

或许有人会认为,247亿这个数字太过夸张,甚至不够研制新一代轰炸机、航母或者核潜艇的。然而,我们研究一下就会发现,这个247亿的数字相当靠谱。 因为就在去年,美国《大众科学》杂志披露,美国导弹测试失败,造成1.8亿美元损失后不久,又有一枚导弹试射时发生爆炸,导致2.5亿美元的导弹和飞船烧毁。 所以,从成本角度讲,我国的导弹完全对得起“国产”这两个字。

罗佳影罗佳影优质答主

从80年代中国大陆首度曝光红箭-73反坦克导弹(以下简称反坦克导弹)以来,已有接近半世纪的发展历程,其历程虽然不若美、俄等大国的百年历史般源远流长,但在中国军工基础薄弱、科技人才奇缺的情形下,能自70年代便开始研制自己的反坦克导弹,且陆续有多种型号服役,其中更有外销世界各地的纪录,在在显示中国反坦克导弹科技不仅非纸上谈兵,且已臻成熟。

不过,目前世界上尚有80%的反坦克导弹订单被美、俄两国所把持,中国反坦克导弹要在今后异军突起,必须有更优异的性能、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才能在反坦克导弹市场中有所斩获。反观国内,虽不断有诸如“第三代反坦克导弹”、“超音速反坦克导弹”、“攻顶反坦克导弹等等名词出现,但其性能却始终不明确,而且有关反坦克导弹发展的技术文献也属凤毛麟角,更增添了中国反坦克导弹“纸上飞弹”说的分量。笔者透过中国各种公开的军民两用科技文献比照国外相关文献,对这五代反坦克导弹的技术指标等作一番论述,以破解中国“纸弹”的魔咒!

首先让我们概观反坦克导弹的发展趋势。目前世界上已经过了第一代、第二代反坦克导弹的世代,第三代反坦克导弹也已服役多年,正在进行实用性测试。反坦克导弹的发展趋势有下列数项:

1、更远的射程。80年代的反坦克导弹的射程多为1-2公里,之后便有3-5公里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问世,如今第四代反坦克导弹的射程更提高至10公里左右。

2、更优异的导引头性能。导引头是反坦克导弹的“眼睛”,直接关系了导弹的作战效能及命中率。从第一代的红外线目视,到第二代的主/被动红外、激光驾束/半主动寻的、电视驾束、光纤驾束、红外成像寻的等等,都是为了提高导弹的打击效能。此外,为了在战场上能进行全天候作战,导引头的多谱复合技术及目标识别技术的研制也日渐受重视。新一代导引头的性能主要将着重在更远的探测距离、更高的跟踪速度及精度、更强的抗干扰力等。

3、更高的射控系统反应力、更高的自动化水平和更简易的操作方式。随着战场上情报传输速度的加快,对于各战斗车辆武器系统的反应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了减轻射手的负担,减少反应时间,更自动化、更简单的反坦克导弹制导操作系统便成为大势所趋。

4、更高的导弹速度。坦克装甲防护能力的不断提高,迫使反坦克导弹在命中速度、甚至破甲威力上进一步提高。此外,由于反坦克导弹的目标多为快速移动中的坦克,因此导弹的速射性(比如萨格尔)和速度,成为提高命中率的重要指标。如今,反坦克导弹的高速化特征日渐明显,新一代反坦克导弹速度已经可以达到0.8-2马赫以上。

5、更高的破甲威力和更强的攻击性能。一方面坦克正面装甲的厚度已达600-800毫米,而且越来越多地配备爆炸反应装甲、主动防护系统,另一方面坦克的侧后装角装甲、顶装甲的防护性能也日渐增强,促使反坦克导弹在破甲威力和多角度攻击、多模式攻击的性能上大大提高。新一代反坦克导弹的威力足以穿透一整块1250毫米的钢装甲,而攻顶模式在击穿450毫米的顶装甲后仍可保证其战斗部在坦克内有效杀伤。此外,打击简易堡垒、低空/低速空中目标甚至主战坦克级装甲车辆的水上输送载具也成为新一代反坦克导弹的攻击性能之一。

以上是笔者通过国内各种军民两用科技文献,从热动力工程、制导技术、破甲威力等方面对中国五个层次的反坦克导弹技术发展的研判。

一、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红外目视驾束制导和有线指令制导

该类型反坦克导弹的性能指标为:主要击中正面上装甲为500-600毫米、侧面为750-1000毫米的主战坦克;导弹最大射程800-1000米;导弹飞行速度为20-80m/s;导弹最大战斗部质量为10-15公斤,破甲威力为500-700毫米;导引头采用以第一类硅化物双元红外探测器件为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