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布黄千价值百万吗?
这个值不值,要看买的人怎么想了 作为钱币爱好者来说,我宁愿花5000元买一张五元的牧马图,也不愿意花30万元买一张同版的纸币。对我来说,五元纸币的趣味性和稀缺性都要远大于100元纸币的。所以,我对这种百元大钞没有兴趣。 但如果是银行家或者金融家就会完全不一样。对于这些人来说,钱并不是花来玩的,而是用来投资和交易的。对他们来说,这张钞票能否升值到一百万甚至更多的关键不是取决于它有多珍稀(尽管也会考虑),而是取决于它有没有足够的潜在需求。
由于我国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和 “票证流通制度”在以往的岁月里,人们手中的现金并不多。在交易的时候往往是凭票交易,比如买了20块钱的东西给你一张20元面额的粮票就行了;卖方找给你的零钱,都是几分几毛的,你根本不可能要他找零一张一百块的人民币。人们对这样一张一百块的纸币并不熟悉。虽然看起来和现在的100元很相似,但那种印着“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字冠号码”等等文字的纸质证明,还是会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当时人们的印象中,这玩意儿并没有多值钱(尽管它的确比5元或2元的纸币更珍贵些)。
后来进入了市场经济阶段,人们的手头开始有钱(存款)了。这个时候人们对金钱的概念开始模糊了,对“价值”的看法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只要我愿意花这个钱,你就必须提供相应的服务/商品给我。至于我花了这个钱以后是赚了还是亏了,那已经是另一回事了。此时如果有人愿意出高价购买你的物品,哪怕明知道你花500元买的却想要1000元,只要他觉得值,你就会觉得开心并满足。反正又不是我吃亏,我赚了我应该赚的钱,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于是,一个“价值”扭曲的时代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