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刀是多少人民币?
需要明确一点事实,那就是无论是两刀还是双币还是多币,都是指的“可兑换性”或者“兑换率”。 可兑换性和兑换率是不同的概念。可兑换性是指一种货币是否可与另一货币交换;而兑换率则是指两国货币的兑换比例。 如果一国的国际储备中只有外币没有本国货币(本币),那么这些外币必须能够换回(/购回)与本国财政收入等值或接近等额的本国货币,即具有与国内信用相似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功能,才能维持本国货币的信用,这实际上等于承认了该国货币的可兑换性。 如果一国外汇储备中既有外币又有本币,这时要维持本币的信用除了使本国货币具有与外国货币相同的流通和支付手段功能之外,还要求本币与外币之间保持一定的兑换比率即汇率稳定。否则本币的信用会很快丧失。这时对汇率的调控就等同于对本币信用的调控(因为本币与外汇是互补的)。
可兑换性是一个国家必须确保的外汇管理目标。它是通过外汇管制实现的。因此可以说,外汇管制是确保一国货币可兑换性的制度安排。然而并非所有的外汇管制都会导致一国货币的可兑换性。因为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为了改善国际清偿能力,这个国家的货币可以由不可兑换(不能自由兑换)状态进入可兑换状态,但此时并不必然引起物价及汇率水平的波动,更不可能自动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也就是说,在特定条件下,从不可兑换到可兑换的过程可以是平稳的。这就涉及另一个问题——经常项目的可兑换性问题。 经常项目是指一个国家与他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劳务交易项下所发生的支付。它可分为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项目和经常项目下的外币项目。
由于人民币是不能自由兑换的,因此对于经常项目中的人民币项目来说,其能否支付(是否可兑换)只取决于政府意愿。当然这种意愿的表达是要通过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监管来实现的。但是常常是政府有调节需求的时候却缺乏足够的政策工具,所以很多时候虽然有意愿却不能轻易实现。而对于经常项目下的外币项目而言,由于其基础资产是外汇,而外汇市场一般被认为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体系,因而通常采用市场约束机制来实现。
两刀(或称双币、多币)指的是在经常项目下外币项目可兑换的前提下,为了应对资本流动可能带来的冲击而实施的货币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