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瓷器价值高吗?
从历史角度讲,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所谓“陶瓷器”,是指用陶土和瓷土为原料制成的器物。然而,世界上第一支真正的陶瓷器却出现于公元前600多年的春秋时期齐国。当时,齐国的工匠发明了粘土烧制技术,制成了坚固耐用、易于清洗的餐具,从而取代了青铜器和漆器等昂贵而少用的器皿(参见王仁湘《中国古代饮食生活》第39页)。这是中国也是世界科技史上一个重要的技术发明。 随后,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都相继掌握了陶瓷烧制的技术和工艺并用来制作生活用具或作为祭祀的礼器;但此时制作的陶瓷器胎体较厚,气孔较多,烧结温度不够高,所以强度较低、硬度不大、抗冲击力不够强且易碎。
到了汉代,人们已经能够较为完美地控制陶瓷烧制的温度和技术,因此制作出了胎体很薄、气孔少的精致陶瓷器。这时的陶瓷器已逐渐用于盛放食品,如碗、盘等。不过这个时候的陶瓷器仍以黄色或褐色为主,至多染上一些浅淡的颜色。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陶瓷器制造出现了新的飞跃。这个时期的陶瓷器,不仅质地均匀,薄厚适中,而且色彩更加丰富:除了常见的白、黄褐、青灰外,还有淡绿、橙黄及天蓝等各种颜色。另外,此时的陶瓷器上往往饰有雕刻或绘画,如人物故事、花卉鱼虫等;用途也更加多样,除日常用品外,就连文房用具乃至民间的玩具,也都由陶瓷制成。
到了隋代,这种趋势进一步发展。在制作工艺上,这时候的陶瓷器已经能够使用旋压技术来成型。在装饰技法上,除了刻花、划花和剔花以外,还出现了贴花和色釉装饰。总之,这一时期的陶瓷器色彩鲜艳明快、纹饰线条流畅优美,给人以富丽堂皇的感觉。
隋唐之后,随着经济和文化重心的南移,南方丰富的瓷土资源得到开发,制瓷工艺也随之传入南方各个省份。到了宋代,整个南方地区已成为中国的制瓷中心。其中,江西景德镇所生产的瓷器质量最好,被称为“景德瓷”。因为品质优良,宋室南渡后景德镇生产的瓷器得以进入宫廷供应御用好汉。于是,“景德瓷”逐渐变成“景德镇”,这座小镇也因此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