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琉璃念珠有收藏价值吗?
这种念珠,其实是一种“法器”。 佛教的经书、法器等,是需要供奉的,最好是有专门的佛堂或者供放之处。但是人们平时在礼佛时,也常常诵念心经等经文;外出云游拜佛时,也有很多人带着经卷书册。所以,在不便搭建佛堂或供养经典的情况,就采用了制作小尺寸的经典副本,即“经卷”,来满足行礼和供奉的需要。这就是经卷诞生的主要来源。而制作经卷的主要原料,就是纸张和墨汁(包括彩色颜料)。不过,由于经卷是佛法的象征,其制作过程也是非常严谨的,不能随便乱造。否则会遭惹罪孽。
到了明朝中后期,印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出现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但这两种印刷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大批量生产。直到清朝雍正年间,北京成立了皇家琉璃厂,引进了西洋的铅印技术后,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便宜印刷品——纸面光滑洁,颜色鲜亮,可以大面积印画与印制书籍。这为以后出版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让佛像和经卷的制作更加方便,价格更为低廉。
当然,这些印刷品虽然方便了礼佛与传播,但是由于材质关系,它们并不能代替真正的经书和佛塔。在供奉和使用上还是有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