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八年左勾芒在哪看?
“民国八年”是“中华民国纪年”的简称,以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元年开始计算。而左勾芒文是“癸卯”的俗称,因为干支纪年中,“癸卯”之后是“甲辰”,正好隔一年出现一次。将民国八年的纪年换算成公历,就是“公元1933年”,这年农历正月十三是“癸卯”日。 “右勾芒文”则是“乙巳”的别称——因为干支纪年中,“乙巳”后面紧跟着的便是“丙午”。在民国八年的农历日历中,正月的第十三天便标记着“乙巳”,这一天正是公历的1933年2月8日。 只要翻开民国八年(1933年)的日历,在农历正月十三和二月八日这两天的日期上各标注一个“癸卯”或“乙巳”,就标注出了左、右两对勾芒文的时间,也就是“民国八年癸卯春正月十三日至乙巳春二月八日”,总计有64天。
至于这些符号究竟有什么具体含义,笔者曾在《解读“甲子”》一文中做了详细的介绍【链接:http://zhuanlan.zhihu.com/p/5906889】,这里不妨再介绍一下: 在古代的占星学中,人们把黄道附近的星区分为八个区域,每一个区域都以一种动物来命名,这就是“二十八宿”——它们分别被称为“柳宿”“雀宿”“张宿”“翼宿”“轸宿”“角宿”“亢宿”“氐宿”。其中第七个区域被称为“女宿”,而第一个区域“柳宿”中的星星就被称为“北斗七星”。
在古代的历法中,“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是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前者反映了一年四季的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后者则与月亮的圆缺有关。每个节气都有特定的星象特征和天气物候,古人据此将每个节气的到来分为“三候”,每一候都对应着特定的星象和地理现象。 例如,我们在冬至节气的“三候”中看到这样记载:“初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这里的“一候”就是指从冬至开始,第一候的星象变化——“蚯蚓结”。
据记载,当“斗柄指寅”的时候,“蚯蚓结”会出现;而当“斗柄指戌”的时候,“蚯蚓结”会消失。所谓“斗柄指寅”意思就是每年的惊蛰节气,这一天世界上所有的蚯蚓都会打一个死结。 同样,我们在立春“三候”中看到的“鸳鸯水”,也是在公历的2月4日至3月5日间出现。这是因为每年立春节气后的第8天,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此时北半球夜空中的“参宿四”和“毕宿五”会达到最明亮的状态,古人称之为“候极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