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的沁影响价值吗?
玉的沁与不沁是很关键的,俗话说“古玉无纳渊”,有典故为证:
春秋时期,蔺相如因“完璧归赵”有功,被赵王封为上卿,官居右师。因他酷爱玉,所以家里收藏了很多玉璧、玉环等名贵宝玉。一次,他家请木工铺修理屋檐,工头向蔺相如借玉佩戴,工匠走后,蔺相如的妻子觉察到玉佩可能有事,检验时,发现玉佩已经丢失。事后,工头找到一块相似的玉佩,但颜色深浅不一样,光泽度也不一样。蔺相如虽觉得这块玉佩有些眼熟,但决不相信它就是自己丢失的佩玉。那丢掉的玉佩到底哪儿去了呢?这时,蔺相如的管家来了心思。他对主人说:“那块玉佩一定是让流水冲走了,咱们不如在河里去捞,一定能找回来。”说完,便悄悄叫来几个帮手,穿好鱼衣,系上气囊,沿河而下,打捞玉佩。小打捞了好些日子,也没见玉佩的影子,大家正要收手,其中一个伙计忽然发现河面上有一点绿意,定晴一看,竟然是一块羊脂白玉。大家轰然大笑,原来这块玉佩是被一个邻村的财主偷去了,他怕别人看到,丢在水里也没舍得丢,这才使蔺家白白损失了一块上好的名玉。
从这段故事不难看出:所谓沁,其实是玉与沁液(水)长期接触,吸收沁液(水)中营养成分后,所出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玉质本身物理属性的反映,是人为所不能控制的。
古玉无纳渊,说的是古玉被埋在地底水下,经过几千年的变化,有的玉变成了绿色,有的变成了紫色,更有一些变成了五颜六色。颜色绚丽的“沁色”是原玉体在土壤中和水中氧化物的化学反应,颜色缤纷的“糖色”是原玉体与矿物糖分子的结合,无论是化学反应还是物质相互作用,都是能量转化。
许多收藏者认为,只有真正的上等好玉才能“出窑”,而普通料子“不出窑”,埋在地里几年、几十上百年,玉表层中的矿物质会慢慢渗出的说法也一直为流传。
在传世古玉和古时工匠制玉思想的影响下,至今还流传着一个“恶土能出好玉”的判别标准。具体判别方法是用锋利的尖状利器在玉石的皮肉相接处刮磨,若出现颜色剥离,则原石属优质;否则,原玉质地较低。据考证,这只能作为参考,至今无法可证。
还有“玉体润”的主观看法,即手感酥润,如擦油路一般。“玉体润”的观点由来已久,但无法可证,只是一种感觉而已。
由于古玉的“沁”存在,使很多喜爱古玉的人望玉兴叹,既然沁影响了美感,人们为什么还喜欢?其实,古玉不但有美,更有神秘。沁是美,更是古玉生存年代、所处环境的记事碑。一块玉,没有沁,虽然年代悠久,也无历史记载。而有沁的玉,年代一旦久远,由于泥沙、胶体、酸碱的进入,使其变得内容无比丰厚,文化内涵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