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青玉怎么断时期?
青玉,颜色由淡青、青至深青、绿灰等色,常与白、褐、黄、墨等色杂混,呈不均匀状分布。质地较细腻,但原生的灰色、黑色云絮较多。
早在明代,玉器行业就已出现行专名来分类、区分不同玉种。清代玉器行内对玉种的分类名称更加丰富。如软玉又分:玉,如新疆白玉、碧玉、墨玉等;翠玉,以和田玉山料经人工加色,以模仿缅甸翡翠颜色和质地,如翠玉、黄玉(又称黄玉翠玉);水玉,以和田玉山料加料制磨制成工艺品,多为俏色,如水晶玉、孔雀绿玉(即加孔雀石颜料,呈浅绿)、水红玉、芙蓉红玉、黄玉、粉玉或白玉等等。
“玉”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玉”包括所有优美石头。但“玉”在矿物学上是指色泽美丽、坚硬致密的“玉岩”或“玉石”的岩石,狭义的“玉”指新疆和田玉。古代玉器多由和田软玉制成,但到清中晚期亦有多种。从广义“玉”的角度来对玉器进行断代,在判断品种时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