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银锭大小有多少品种?
银锭在清代属于通用货币,其铸造和流通没有任何限制,所以当时的银锭大小品种非常多,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重量差距大,存世的清代银锭从3两到100两以上都有,大多数铸额只有几十两,100两以上的银锭就十分少见,如200两的猪蹄银和500两的宫门罩等。
清代银锭的造型也比较多,除了著名的圆锭、元宝、鹅锭、瓜子锭、秤星等之外,还有一种特殊造型的银锭,在银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长而扁平,呈长方形,业内称之为平板锭,这种银锭存世量稀少,品种也十分稀少,是清代银锭中的珍罕品种。另外,清代的铸造工艺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精铸、粗铸两类银锭,精铸银锭表面光滑平坦,有少量文字和纹饰,而粗铸的银锭表面粗糙,文字低矮,有些甚至没有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