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贵州大方名称什么?
清代贵州大方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置大方府,后改为黔西府,并将大定府划归其统辖,领黔西、仁怀、平远、大定、毕节、黔西、水城7县,幅员辽阔,政制完备,是贵州省13府之一。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黔西府共有9个州县,人口202,000人,面积24,207km²。在贵州13个府中,从人口看,为第5大府;从面积看,是贵州仅次于思南府的第二大府,占全省土地产出的5.22%。黔西府属内陆州县,地势陡峻,土地贫瘠,多山岩,无川泽,居民以农业为主,产竹木、米、牛马等,亦产蚕丝,且有织机。同时,当地产煤丰富,矿产蕴藏量约6.33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