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花梨木条案几?
条案出现于宋代,在北方被叫做案子,它是一种较为多用的家具,一般有长条形和方形两种,长者可作供案、书案、画案,短者可作几案。此案几为民国时期所制,案面为独板,攒框镶面板,中间以一根穿带支承。面板边缘起阳线,延伸至腿足。有束腰,边沿饰回纹。三弯腿,外翻马蹄足。
此案几用料相当厚实,造型庄重大方,纹饰精美,富有弹性,刀工圆润细腻,线条流畅,富有生气,雕刻有松、鹤、鹿、仙鹤云纹及博古纹饰图案,寓意"松鹤延年"、"仙鹤瑞祥"和"福禄寿喜",整体寓意吉祥。
案几又称架几案、翘头案、无挡案、供案、书案、双陆案、月洞几、花几等。按案足可分长短,长者为案,短者为几。其用途极其广泛,短而小者在古时可置于床边,案面上还置有唾壶、薰炉之属,所以有"小衣几"之称。
案几制作选材和制作时讲究、精美和小巧的,一般多为欣赏之用。条案在明式家具中造型最为简练,也更能体现黄花梨木俊秀之风韵,是文人雅士案头陈设之器。案几的摆放与运用较为自由,可独置厅堂中央,也可置放条台旁侧,更宜于书斋,既可放琴,又可陈设奇石、盆栽、书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