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一元有什么收藏价值?
流通纪念币是指具有特定主题,限量发行的,与现行流通人民币具有相同职能的纪念币。为了宣传、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国人民银行于1993年发行了“少数民族”系列题材流通纪念币,发行工作一直持续了12年之久,共计12组。这套纪念币因其特殊的纪念意义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历来是钱币市场投资、收藏的精品。
“少数民族”流通纪念币以中国各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风俗为创作素材,从“历史、人文、民俗”三大方面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中国各民族的发展历史与生活风俗。纪念币的设计、制作为我国造币史上规模最大、投资资金最多、设计与制作品质最高,是现代工艺与传统文化的结晶。该套纪念币由国家造币厂制造发行,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无论是整体的发行量、单枚的发行量,都远远少于其它类流通纪念币,其发行量为1000万枚,而普通流通纪念币的发行数量大多数为3000万枚。
据中国钱币博物馆研究员王永生介绍,“少数民族”流通纪念币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在20世纪发行的最后一套流通纪念币,它已成为我国钱币市场中唯一一套以系列形式发行的流通纪念币,具有特殊的历史纪念意义。
目前,“少数民族”流通纪念币中的第一枚“蒙古族”,因发行量少,市场价已到达400元至500元之间,升值近五倍;1999年发行的“苗族”,市场价也已达150元,升幅在三倍多。而刚刚发行的“藏族、彝族”市场价已达95 100元,“珞巴、门巴、怒族、鄂伦春、鄂温克、赫哲、门巴”已达80元左右,具有升值潜力。
业内人士认为,“少数民族”流通纪念币作为我国发行量最小,工艺最好的流通纪念币,其市场空间是相当大的,而且这套“流通纪念币”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升值空间也是相当大的,因此收藏前景十分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