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黄花梨算盘值钱吗?
清代黄花梨家具存世量虽然大,但多为清中期之前制作,清晚期所用材料与明式和清早期具有本质上的不同。黄花梨产地在印度和东南亚地区,明清两代,我国从上述地区进口黄花梨,清中期以后,黄花梨资源已近枯竭,只能使用仅存的残料制作家具,此时使用的小料已非大料分割而成,其材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制家具,色泽泛黄,纹理稀疏,尤其是用料边材部分,不能与清中期以前同日而语。这些特征在清晚期黄花梨几案、箱匣等家具中随处可见,因为这些家具的制作不可能使用较多大料,难免会用到小料和边材,而清中期以前制作的柜膛、箱匣内部很少见到大料和好料,这也是因为当时资源丰富,选材时不必过于爱惜。清晚期制作的一些小尺寸桌案、几架,用料非常纤弱,甚至纹理扭曲,而清中期此类家具则多用大料,因此,大尺寸桌案在清晚期已不制作。一些小件箱匣,清晚期的用料与清中期无甚差别,制作工艺也不逊色于清中期,是黄花梨家具中的佳作,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由于清晚期黄花梨家具存世量较多,在收藏价格上应低于中早期。如一件黄花梨书案,中早期在250万-300万,清晚期150万-200万;一件黄花梨画桌,中早期在320万-350万,清晚期200万-2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