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最贵的古钱币是什么?
在古代的青铜货币中,以布币最为罕见,而齐布又是布币中之最。1956年,天津大直沽发掘战国时的齐国遗址,出土1800多件文物,其中货币仅2枚齐国大布,该币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日本钱币收藏家植田氏曾在山东购得7枚大布,视为拱璧,引为平生快事。
齐布的珍罕,还表现在没有汉以后的翻铸仿品。这是因为当时齐国内乱,该币流通时间不长,而且形制独特,无固定的比价,不易作伪仿铸出售获利,因此近2400年以来,未曾发现过伪品,真品更不易寻获。1991年,嘉德拍卖公司在香港举办内地首次文物拍卖,仅3件钱币上拍,“战国·齐大刀币”获价港币8000元,齐明刀拍至港币1.1万元,而“战国·齐大布”则以港币1.65万元成交,比前两件刀币价格之和还高。
据专家鉴定,在我国仅有10枚左右齐大布传世,故国家文物局将其定为禁止出国展出的珍贵文物。前几年,古钱和邮品一样,曾在京、津一带形成“集古热”,许多古钱爱好者为此倾家荡产,有的还因争夺古钱而死于非命,古钱收藏市场一度被严重搅乱。近来该市场趋于平稳,一些有实力的人开始介入,古钱行情悄然趋活。去年2月在嘉德拍卖公司的古钱拍卖专场上,一枚“西汉·金错刀”以4.95万元成交。古钱拍卖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大布黄千、淳化元宝等清以前的钱币,清钱少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