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用什么补?

桑梅晨桑梅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瓷器分为三种;釉里红、青花和五彩。

瓷补就是瓷片制成的补丁。在清代晚期至民国时期,在我国福建闽南和台湾地区还流行用瓷碗的碎片打成纽扣用,称为“碗仔扣”。由于瓷扣洁白光亮,还常用红、黑色颜料在上面画上花鸟、福字等图饰。把瓷纽扣钉在衣服和裤子上,既美观又大方,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瓷碗碎片打制成扣

由于瓷器的耐磨性很好,“瓷补”不会轻易磨坏,穿有“瓷补”的裤子经常可以穿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打瓷扣是妇女们的“专利”,她们选择一只厚薄适中、釉面光滑细腻、无花纹的瓷碗,用凿子凿下几块一元硬币大小的方块,用凿子和锤子把瓷片凿得四边略凹进一块,形成一个圆饼子形状。

然后找来一个大些的瓷碗,在碗内放点清水,再用金钢砂嵌进一块薄木板上,用木板在碗内加水研磨瓷扣,直至瓷扣光滑圆整,再用磨好的瓷扣在小瓷碗的内侧反复研磨,并用红色和黑色染料在瓷扣上绘上各种花纹图案。“碗仔扣”制作技艺虽然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却有些难度 ,如打凿瓷扣时太用力会将瓷扣打出裂纹,磨扣时角度掌握不好也会将瓷扣磨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