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哪篇书法有冷字?

谌凌哲谌凌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颜体中,“冷”字的出现频率其实不算太高,我特意找过《多宝塔碑》、《争座位帖》和《祭侄文稿》进行统计: 结果如下: 三帖中的“冷”字共出现20次,除了两个重复的例外,每个帖子都有3~4个“冷”。(其中《争座位帖》有两个重复的例) 这两个例子可以看作是“令(命)”“陵(凌)”的异体字,所以可以不用算。 “冷”在颜书的结构上一般是这样的: 比较有意思的是,三帖中出现最多的字都不是“冷”字本身——而是“热”“寒”“炎凉”等。比如《争座位帖》中“热”“寒”并列出现了6次;《多宝塔碑》中有15次左右是“炎凉之变”里的“炎”与“凉”......这些都与“冷暖”相关。 如果把颜体的风格归结为敦厚浑穆的话,那么“冷热”这种一刚一柔的词似乎不太相称——“温”就很好嘛~ 所以,与其讨论什么“冷”不“冷”的问题,也许倒不如探讨一下为什么颜书这么爱用“暖”与“热”——是不是还有什么别的意思呢?

关于这一点,我觉得可以参看以下文章来体会一下颜鲁公的创作心理——毕竟他可是怀着“以忠义之气,奋激意气”的心情写下了这篇檄文的哦! 我还曾经专门对颜真卿的书风做过分析,感兴趣的同僚欢迎移步:

惠栋钰惠栋钰优质答主

我是颜粉,喜欢他的《勤礼碑》和《多宝塔》。 至于题主说的“字”是指什么?字面含义的字,还是艺术表现力的文字符号系统——“书”。 如果说是字的话,可以看看下面: 如果说是书的话(包括点画、结体等等),这个就太多了,比如他写的《祭侄稿》里的一个“而”字这样写: “而”字的最后一横的末尾,笔锋上翘成尖状并略微向左倾斜,这是很奇怪的一笔。 我觉得可能是由于“而”是“文”的一部分吧,因此写得有些特别。

还有这一幅: 颜真卿的这个字写得非常精彩! 首先结构上,“五”“言”“之”“道”这四部分各自左右对称,中间部分上下对应;其次笔法上有粗细变化且笔锋方向多变,整体效果非常灵动。 再来看这个“也”字: 这个"也”字的右边的笔画明显地向下弯曲并且拉长了整个笔画,这种处理方法使得这个字体显得舒展而又灵动飘逸。

关于这些字,有兴趣可以看我的这篇答案——《有哪些让你读完了觉得惊为天人、拍案叫绝的文言文》。 欢迎指正与评论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