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资源什么时候枯竭?
作为一个天然宝石,翡翠的产量是一个备受行业关注的问题。 一般来说,天然宝石的产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达到工业开采规模的,比如钻石、红蓝宝石等;另一类是小剂量采集的,比如祖母绿、橄榄石等。 相较于上述两种宝石,翡翠属于小剂量采集型。
在市面上售卖的绝大多数普通翡翠原料都是产自缅甸雾露河沿岸的矿场——帕敢矿区,少部分来自巴西、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等地。 在持续不断的开采下,帕敢矿区的翡翠原石储量已呈现下降趋势。据相关统计,1990年至2003年间,帕敢矿区出产的翡翠原石重量达15万吨左右。然而到了2004年,这一数据便下滑至7.5万吨,减少了一半之多。 随着近几年翡翠价格的不断上涨,开采量有回暖迹象。
不过由于技术限制,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普通翡翠原料多采用“擦、掏、碰”等方法进行简单加工,导致原料损伤严重且效率低下,一块原来可以做成手镯的原材料只能切成若干粒,加上抛光、打磨、雕刻等工序,损耗程度很大,最后能够制作成首饰的数量十分有限。虽然开采量有所增加,但实际能够达到商业规模的可采量仍然很少。 有机构预测,按目前的开采和消费速度,帕敢矿区的翡翠原矿将在未来两三年内供应殆尽。不过,也有专家持不同看法,认为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优质翡翠原料的供需矛盾还远远没有达到激烈的程度。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采矿技术的提高,新的翡翠矿床可能会被陆续发现。
当然,无论未来的市场如何变化,优质的翠料总是最为紧俏的,价格也是最高的。所以喜欢翠的朋友,趁着年轻赶紧佩戴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