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为什么会沁色?
翡翠的染色彩,俗称“花”或“脏点”。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是黄色调(包括黄、淡黄)、蓝色调(包括深蓝、浅蓝)和灰色调。这些颜色大多为无机染料所形成,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之为“吃进”或“渗入”。 染色剂进入翡翠内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渗透作用,即染色剂分子由表面渗入玉晶层内部;另一种是浸染作用,即染色剂均匀分散在溶液中,直接渗透到翡翠晶质间充填物中。 这两种方法最终的结果都是将色素原引入到翡翠的构造之中,使得原本无色或以浅色为主的翡翠出现色调转深的情况。其中,以浸染方式形成的染色效果一般会较为均匀,而以渗透方式形成的染色效果则会出现“浓淡不一、有深有浅”的分布情况。
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黄翡、红翡等颜色鲜艳丰富的翡翠通常都会得到消费者们的追捧,但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指这些“彩色”部分并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经过人工染色的结果。也就是说,在天然翡翠中,其实是没有黄色调、蓝色调和灰色调的。 要了解这种造假手段是如何操作实现的,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下关于“色根”的知识。
所谓“色根”,就是指翡翠表面或者内部颜色变化的发源地。由于翡翠是在高温、高压下生成的,所以在其晶体生成初期,内部的化学成分及结构是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改变的。因而,内部的颜色的变化也是呈“根状”扩散延伸的。 但是,当翡翠被开采出来以后,由于暴露在自然环境中,与空气、水分等发生接触,其中的矿物质会不断进行着各种氧化还原反应并产生新的化合物。而这其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色素的吸附和晶格填充。只要掌握了这一点,假以时日,同样可以复制出类似天然的“色根”效果。于是,通过不断的浸泡、冲洗、漂白、打磨、抛光,我们就可以见到最后能够与天然翡翠媲美的染色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