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翡翠水晶玛瑙的区别?
这个问题好! 翡翠是玉的一种,主要成分为钙铝硅酸盐(Ca2Al2SiO8),是由数个矿物晶体聚合而成,在地质形成过程中受外力影响发生扭曲、拉伸而形成纤维交织结构,这种结构使得翡翠具有玻璃光泽并且相对其他玉石品种硬度较大(由于晶体形态为纤维状故断口较为粗糙);同时,正是因为此物质构成所以导致翡翠具有一定色散性和多色性。 那么玉呢?“玉”字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曾有过许多含义的扩展和变迁。
现在“玉”字指人们喜爱的装饰品,可表示为具有美观、可爱或令人愉悦性质的矿物集合体(即天然矿物颜料)。古时则不同,古书中关于玉的定义有很多,《礼记·玉藻》中有“玉曰珩璜之属”,《周礼·春官·典瑞》有“玉曰琮璧”等。这些记载中的“玉”大多指的是单个的矿物晶体——宝石。 而我们常说的“玉石”,其实是在现代定义下的“玉”,它由若干个矿物组成,具有纤维交错或者粒状构造,而且有一定的色调和透明度,通常具有美容及药用价值。
当然,除了现在普遍意义上的 “玉”之外,在古代中国还有“琼”和“瑶”。《尔雅.释器》中有“琼,美石为之”,这里的“琼”是指质地非常细腻的硬玉,也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翡翠。《楚辞》中也有“怀吾珠而玉视兮,忽忘乎所以”一句,其中“玉”也代指“琼”。至于“瑶”,《诗经.卫风.木瓜》中就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句子,说明至少在周朝时期“瑶”已是一种佩戴的美玉了。
按照现在的观点来看,“玉”“琼”“瑶”都指宝石。 不过要注意的是,古人说的“玉”可不是单纯指宝石哦,它还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礼记·郊特牲》中提到“大夫士出入宫闼,立则傍行于道,乘则左右兼行”,这里说的就是地位尊贵的“士”出巡时有玉佩相伴的事。所以啊,古人的“玉”和我们今天的“玉”概念不一样,它代表的是一种权力——一种属于贵族阶级的特权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