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豆种是种嫩吗?
“种”是评价玉器质地的一个标准,“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玉器的收藏价值和价格高低。 一般来说,人们所说的“种”指的是翡翠的透明度,也就是肉眼观察能看到的通透程度。根据透明的程度,通常把翡翠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类:玻璃地(完全透明) 第二类:冰地(半透明至不透明) 第三类:糯化地(像糯米汤一样) 第四类:油地(半透明至不透明) 第五类:豆腐渣地(完全不透明)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判断一块翡翠的“种”如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其是否透明,越透明的,价值越高;其次还可以借助强光手电筒,照在翡翠表面,看它的透射情况,越能穿透光的,说明水头越好,即“种”越好。 但这种方法对于B+C货处理过的假翡翠就没有用了。
而市场上常见的假翡翠都是B货,它们都是用低质量的翡翠原料经过酸洗、注胶等手段制成的。这种假翡 翠虽然透明度高,但是看起来有异样感,颜色也不自然。要分辨此类假货很容易,仔细观察即可见到光泽强烈的镀膜或树脂等修饰物,而且由于表面的蜡质层不均匀,用手电筒照射时会有荧光反应。 而C货假翡翠则是人工染色而成,虽然也有天然色,但颜色分布不自然,色调过于统一。有些不良商家为了增加色泽度,会把不同色根的绿颜色用胶粘在一起,这样加工而成的C货假翡 翠看起来色彩斑斓,非常艳丽。当然,这种假翡翠也是一眼就能识破的。
总之,无论行内还是外行,在评价一枚翡翠时,“种”永远是第一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