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有几大窑?

戈义红戈义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到中国古代的制瓷窑口,可谓多如牛毛。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有不同数目的窑口出现。 如果按历史时期来分,主要有五代、宋、元、明、清六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代表性窑口。 五代时期的代表性窑口是越窑和定窑。其中,越窑的主要产地在今浙江省绍兴市的余姚县,这里制作的青瓷称为“余姚窑青瓷”;而定的窑址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两邻地区,所产白瓷称为“曲阳窑白瓷”。这两项烧制工艺后来都传到日本,并对当地陶瓷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宋代是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一时期内,各名窑陆续出现并达到各自的鼎盛时期。 除继续发展唐宋以来已有的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外,又出现了龙泉窑(浙江龙泉市)、德化窑(福建德化县)等著名窑场。 而元代的陶瓷业则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元世祖忽必烈曾在燕京(北京)设掌窑官员,专门管理陶瓷生产,因此北京地区的陶瓷制造业获得了空前发展。

至正十年(1350),在今北京市区及近郊已建有60座窑厂,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制瓷中心。在元大都周围还有曲阳窑、井陉窑、磁州窑等地制的白瓷或彩瓷,供应京师需要。南方的龙泉窑、景德镇窑也在元时得到大力发展。 从明代开始,中国瓷器的外销开始成为一种非常庞大的贸易体系。在这种背景下,明代的制瓷业出现了新的变化,以前单一依靠手工业生产的模式转变为“官督民制”的生产方式,即由官方提供设计图样,在民间招募工匠,大量集中生产。

在这种制度下,明代的制瓷业出现了空前盛况,产量巨大,品种繁多。同时因为官方在外销方面给予了极大支持,使得外销陶瓷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大幅提升。从此时开始,中国瓷器开始大量对外输出,并在世界各地建立起华瓷贩卖网点,将中华文明的印记深深地印刻在世界文明的版图上。 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清代都没有中断。

只不过到了清代中后期,西方工业文明的入侵使中国的外贸行业受到严重冲击,外销陶瓷也因此逐渐没落。虽然如此,我们如今仍然可以见到许多来自国外的中国人移民带过来的瓷片,以及华人华侨在当地购买的瓷器。这些瓷器或多或少地留下了那时中国经济衰落、外交疲软的印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