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少种铜钱?
先放结论,据我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来说应该是2361个版本(不含母钱、样币等)。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且至今无人完全统计过。我仅仅是根据我收集到的一些资料来估算的,如有错误,欢迎纠正! 按照时间线来分的话,可以分成四部分:先秦货币、汉代货币、隋唐货币和宋元明清货币。其中又各有细分。
先秦货币有:三孔布币、二角形币、圆贝币、铜贝币、蚁鼻钱、圜钱、刀币、布币等等。这些主要按其形状来划分。
汉代货币有:五铢、四铢、三铢、半两、环钱、布币、圜钱等等。同样按其在实际流通中形状来划分。
隋唐货币有: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淳化元宝、会昌元宝、广济桥铸记等等。这一类主要是唐朝和隋朝的流通钱币以及一些非流通的礼钱。
宋朝开始实行纸币交子制度,故宋代没有铸钱,只有一些铁钱或者铅钞。但北宋时仍然铸行了一些年号钱。元代始用白银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并不铸行钱币。
明代初期,朱元璋认为民间钱币上的字样具有咒诅之意,于是严禁民间私自铸钱,并将那些未经批准的私铸者处死,故明初并无什么新币。嘉靖皇帝即位后,为了补充财政亏空,开始在云南、贵州开采银矿,并允许百姓私炉鼓铸。因而出现了“制钱”这一品种,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方孔圆钱。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开始,朝廷所铸的钱币上刻有“嘉靖”二字以纪年。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因云南盐价上涨,引起民怨,朝廷规定每百斤盐的价格为一两金钱,并以此金额铸造万历年号钱。
清朝继承了明朝的制钱制度,并沿袭下来。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清政府迫于军费开支的压力,第一次增铸大钱,面值以当十文、当二十文为主;同治年间又曾发行当五十文的“大钱”。光绪年间又铸行了面值为当十文的“新钱”,此外还铸行了多种银券,供民间交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