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些年出过分币?
1955年至2003年我国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其中第三套人民币中有一张5分纸币十分独特,它既是我国发行量最大的纸币(第二是1962年版1角券)也是世界钞票史上最大面值的票子!它就是三版伍分纸币。 伍分纸币的正面图案是“纺织女工”,背面主色调为深棕色,印有“中国人民银行”和“5 FEN”字样。
1953年的印钞纸虽然质量很好,但依然难以阻止岁月的侵蚀,加之流通时间比较长,现在一张好品的5分纸币已经很难找了。 我国从2001年开始发行第四套人民币,这套人民币共有10种面额,其中就包括人们熟知的1元、5元和10元纸币;此外还有99版5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等62个币种,这些纸币目前仍在市场上流通。
在195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第一次发行新版人民币时,就发行了1分,2分,5分三种分币。分币是铝质的,1分硬币为1971年4月15日发行的,2分硬币为1957年12月1日发行的,5分硬币为1957年12月1 日发行的。
1980年6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第二次发行新版人民币时,除保留1957年12月1日发行的5分硬币继续发行流通外,同时新发行了1分,2分铝质硬币。分币的发行和流通,是和我国商品的价格结构分不可的,随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商品的科技含量日益增加,流通中使用分币机会愈来愈少,使用分币找零,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分币发行量小,面值小,使用率低,人们使用后,常放在家里,造成沉淀),因此,国家从1992年6月1日起,停止国内使用分币,发行库不再向业务库下拨,业务库也不再向企业,个人下拨分币,1995年底,报经国务院批准,对分币予以公告,自1999年起分币只收不付,到2000年底,分币全部停止流通。
国家对分币的管理是科学决定,从停止分币国内使用,只收不付到停止流通,分币都是法定货币,必须等国家公布分币停止流通公告之日起,才能上缴中国人民银行。
硬分币是属于使用周期短,流通范围小的的辅币,中国人民银行按照硬分币损毁程度,投放回收的合理原则,对硬分币进行有序回笼,以保持硬分币质量,这是硬分币在市面上出现数量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