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钱币大典值多钱?
这盒是2016年发行的《中国钱币大典》,一套三本。分汉代、宋代和清代三个部分。内含各朝代标准样币若干,以及不同版本的民国纸币,解放区货币等。还附有各朝代的造币资料。 这套钱币大典,在2015年就曾经发行过,不过当时只是作为贺岁档电影《百福记》的礼品发售,当时的价格是每套398元。后来因为这部电影口碑相当不错,很多人搜刮了影片里的各种“福利”,使得本套币价格上涨不少。目前淘宝上售价700元/套左右。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朝代的钱币。(图片拍摄于当地古玩市场) 两汉时期的五铢钱,一直是汉朝的主要流通货币,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改用铜币和纸钞协同运营。这种五铢钱铸造量大,流传至今很多,因此价值不高,全套收藏的话,百十块钱就够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比较混乱,东吴曾使用孙吴大钱,魏国也曾铸行“永富”、“永安”铜钱,蜀汉则用过“直百”、“汉兴”,南朝陈也用“天皇”大钱。这些货币因为版式繁杂,数量又不大,一套收藏的话,三四百元差不多了。 唐代以后,白银开始广泛流通,由于冶炼技术的提高,银子的体积不断增大,到了明朝,每枚银元重量达到20克以上。明末清初,欧洲银元流入我国,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银本位制度。 这一时期的银圆形状各异、版式多样,有一元、五角、二角、一角等不同面值,还有船洋、站人等外国银圆。整套收集起来价格也不贵,400元左右就能搞定。
现在人们平时使用的钞票,主要是印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的银行券,这个起源于民国时期的纸币。当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央行制定了法币政策,规定所有纸币都以黄金或者白银为本位,并且禁止金银出口。于是,各地银行纷纷印钞、发钞,一时间纸币发行量巨大。 虽然后面有过统一发行人民币的尝试,但是民间纸币的流通仍然很普遍。这套钱币的大多数版本都比较值钱。比如上图中的“关金券”,面值一百元,由国民党政府中央银行发行,现在市场价格至少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