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有什么尺子怎么画?
本人在测量界混了几年,发现大家用的量具(除了某些特定行业)都是基于公制体系的。所谓公制也就是十进位制,每份单位数量大且能整除10. 比如米、公斤、立方米等等,这些是最常用的计量单位。然而我国古代是使用十六进制的,这导致很多尺寸的计量方式与公制完全不同。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几种常见情况的处理方法。
一、已知长度,求面积: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面积等于长*宽,现在长度已知,则需计算宽度,因为公制的长度单位进位是十,而古制是八,所以先扩大10倍,然后除以8,就得到了宽。举例说明,假如一根柱子高5丈,怎么求它的面积呢,首先把“丈”换算成“米”——5丈=500厘米——扩大10倍——5000厘米;然后再除以8,得到625毫米,最后用一个正方形面积公式一搞,得! 625mm^2就这么来了~~
二、已知长度和角度,求面积: 对于这种情况一般需要知道长度方向的形状,如果是直的,那么很简单,假设你要画一条长度为x的直线,那么需要宽度为x/100的长窄条(注意:这是长窄条不是长方形哦~),然后首尾连接即可。 但问题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的长度都不是直的而是曲的,这时就需要将曲线放样到宽度为x/100的长窄条条上,放样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弦截法”。这里就不赘述具体方法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弦截法”。
三、已知面积,求长度: 这种情况比前两种要复杂一些,因为未知量和已知量都是面积,而现在又需要求出长度,因此中间还需要一个中介量——以面积求体积。 常用的方法还是“弦截法”,以面积为单位长度进行放样,由于体积和单位长度的重量是相等的,因此用天平称量的方法就可以得到单位长度。
当然,以上只是我根据日常工作所总结的几种尺子的画法,其实真正做测量时往往会组合着用,比如先按公制画出面积,再按照古制放大几倍求得长度。不过无论用什么尺子,最终的结果都要通过检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