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票何时有水印?
1980年发行的“庚申年”特种邮票,全套12枚,这是最早带有“J”票号的邮票,“J”票号的意思就是印制在这套邮票的水印标记的拼音缩写(当时为了防伪采用了多色凹版印刷技术,这种技术在印制的时候由于水、油墨等污染会导致出现“漏印”,也就是印一张新的邮票时会出现部分或全部字母“J”);随后在1987年开始发行了J.ZL(纪念资信凭证)、1989年的J.GJ(国家经协)等等,这些最早的“J”票可以称为早期“J”票。
到了1992年后开始采用胶版印刷技术并首次使用磁性安全线(1992-1995年发行的“中华五千年”系列)这时的“J”票一般简称“92J”,而之前所有的“J”票则俗称“老J”(我这也是根据大多数网友的说法自行定义的,不一定准确)。 从“92J”的出现开始,我国使用的邮品防伪技术进入了电子代码时代,后来随着新技术的出现,“92J”又进行了多次升级,现在最新的版本已经是“2004J”了... 而目前中国邮政仍在使用的纪特邮票中,除了1963年至1974年间发行的编号邮票外,其他的都带有不同的“J”票号(如文1至文18),而这些“J”票大多是在文革时期或是文化大革命前发行,所以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至于你提到的“水印”问题,其实我国的普通邮品(不含纪念邮品和特种邮品)从解放前就开始采用水印防伪技术,只是当时的印刷技术和设备较为落后导致水印图案比较简单而且容易伪造,于是直到1992年才改用磁性安全线和荧光喷码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