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加入中国书法了吗?
1983年,西泠印社参加在杭州举办的全国第一届书法家代表大会,成为中国书协的团体会员;2006 年,西泠印社参加在中国书画研究院举办的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三十周年庆典,中国书协授予西泠印社“特别荣誉奖”;2014 年,在第四届全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作者展览开幕式上,时任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先生对西泠印社给予高度赞誉——“我常说西泠印社是书法界的桃花源、梅花坞,是书法大师的聚集地……” 可以说,西泠印社从成立之日起就与中国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近三百年来,西泠印社培养了不少书法名家,如明代的韩宗伯、现代的吴昌硕等。当代的书法大家邓散木、陆维钊、沙孟海、朱孝臧等人都是西泠印社成员或社长。
当然,西泠印社之所以能成为享誉国内的书法重镇,与其独特的办社宗旨和精致优雅的社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千多年来,文人雅集作为一种传统的交往方式延续着,文人群体一直是社会中最有智慧、最有影响力的一群人。作为文人雅集的重要形式,社集的出现正是基于这一诉求。唐宋时期的文人常有社团组织,明末清初,这种文人群聚的形式继续传承。许多文人以“社”为名,结社集会。
乾隆年间,西泠八家之首的王文治在《苏门四学士》的基础上又汇集了包括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在内的宋代四家以及元代赵孟頫,总计十一家文人的书法作品,编撰成《西泠八家》,“西泠八家”之名因此流传开来。而以“西泠八家”为标杆,陆续形成的“新西泠八家”“后西泠八家”乃至“新新西泠八家”等称谓,一直是中国书法界极具影响力的一个概念。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文人结社对于推动文化传承所起的作用。西泠印社作为最具传统氛围的文人之社,依然秉持着“保存金石、研习刻印、切磋书画”的立社宗旨,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促进中国优秀文化交流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