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怀表吗?

公冶俊天公冶俊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当然有啊,而且不止一款呢! 首先明确一点,所谓“怀表”,就是放在衣服里的小表(当然不是唯一的放表的地方)。那放到哪里呢?一般是在衣襟里面再缝一个兜,用来放钱和首饰,不过放表当然也可以。这种小兜的样式历代都有变化,明代的常服右衽大袖衫就有一个斜插袋,用来放置怀表。

清初的吉服袍也有在胸前正中竖行挖一道扣子的作法。后来为了美观,就在前面加了一道掩门。到了清末民初,西服传入我国,人们逐渐在衬衣里面放入怀表——这时候的怀表可不像现在这样用皮带固定在表壳上,而是用一根短针固定于表面中央。所以这个时候的怀表,实际上已经是个袖珍手表了。

1930年代,我国开始制造机械表。当时我国的工业水平还不能自行生产机芯,因此这些机械表多是装配瑞士或日本机芯的外包装。考虑到当时的国情,这些表的定价也比较合理,因此受到了国人的欢迎。这样的表,自然也能算是怀表。

直到今天,我还能记得小时候看到大人腕上的“怀表”——其实不过是装了几节电池的电子表而已…… 那古时候没有电怎么办?古人其实早就发明了一种利用机械原理走时的装置来指示时间——这就是自鸣钟/自报时仪/自报刻漏。这是一种将时刻显示与打点报时功能结合起来的计时器,有的还带有月历、日历和农历月大小等信息。

这类钟表最早见于记载的是明末外国人进贡给朝廷的礼物之一。据《遵生八笺》载,嘉靖皇帝曾得了一只来自琉球的“自鸣钟”。这是不是指的就是下面这幅图中的这种东西呢?

这钟的大小似乎不适合叫“怀表”吧…… 不过这种钟需要悬挂起来才能工作,应该也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怀表”吧……

融妍鹏融妍鹏优质答主

其实古代也有表,一般身份高贵的君王权贵才有,叫做“怀表”。这个“表”并不是手表,并不是戴在手上,而是藏在怀里,所以叫怀表。“表”是一个计时器,类似于机械手表一类的。是古代科技与现代科技的结晶。在古代,人们发明了各种钟表来精确的计时,但它们都不能携带。而“表”体积小,可以随身携带,可以用来计时。在古代,因为“表”体积小,又叫寸表或盘表。

其实最早的“表”也不是中国有的,是外国人发明,后来我们古代的科学技术人员在外国表的基础上创新而发明了中国式怀表。据说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就带着怀表。

清朝末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的时候,联军抢走了慈禧太后的一口金表。慈僖太后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末代的皇后,她是女人,又掌管着清朝的权力。她也带着“表”,可见“表”在清朝非常普及,清朝有权人物都会带着“表”。

过去人常说,要买表须买金表。金表比钢表要准确几倍。表壳是用金子做的,里面的零件也是用金子做的。用金子做的零件,永不生锈。而钢表就不行了,钢表里的零件久了很容易生锈。生锈了的钢表就不准了,准不了就不精确了,这样就失去了怀表计时的本来意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