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墨画艺术特点是什么?
中国水墨画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六个字,所谓“笔墨当随时代”,这个“时”即是当代,也就是说现代中国画的特点是新时代笔墨的体现和延伸。 一、笔墨 中国画的创作载体是纸绢,这种载体的线性特征决定中国画必须运用线条(笔)来完成对物象的描绘。同时,由于中国画讲究“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于是绘画作品便与观赏者之间保持一段距离,而这个距离只能靠线条的虚实来调节了。所以,线的表现力成为中国画最重要的要素之一,甚至成为绘画的最高哲学——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笔法,古画至妙处在用笔。”元代孙大文说得更彻底:“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丹青次之……” 因此要研究中国画,就不得不研究其笔墨。 二、形式 笔墨虽然是中国画最内核的元素,但并非是最外在的表现形式。在外在的形式层面,中国画还受到载体的限制和影响,并由此形成独有的表现形式。如果说笔墨主要体现的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内蕴话,那么形式体现的就是中国书画的外在表现形式了。 除了笔墨外,影响中国画形式的因素还有:纸张材料、工具、技法、装裱等等。在这些元素的相互配合下,一张普通的纸才能变成一件艺术品。
三、个性 前边介绍了笔墨形式等方面的一般性特征,这些特征是一个独立的中国画家群体所具备的。但这个群体中的每个成员又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于是,在笔墨形式等共性之下,中国画家又有个性的特征。这是画家自身学养、阅历、天赋以及所处环境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他们作品价值的重要体现。齐白石的粗放,黄宾虹的厚重,傅抱石的奔放,潘天寿的奇崛,陈师曾的谨细……正是这些个性和风格的鲜明对比,才构成了中国书画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 四、时代 在我们以往的研究中,往往忽略了时代对中国画的影响。其实,任何艺术都体现着时代的审美诉求,中国画也不例外。清初恽南田就说:“元季四大家,惟伯仲两人出山,所以能成一代风流。若倪瓒辈,清苦得趣而已;若王蒙,则锋棱太露。”(《画禅室随笔》)这里提到的“一代风流”显然指的是元代文人画兴起所带来的艺术变革。而倪瓒清苦的格调,王蒙的锋棱太过,无不合乎时代之风流。
到了近现代,这个特征就更加明显了。如海上画派的任伯年、吴昌硕,北京画派的齐白石、徐悲鸿,岭南画派的高剑父、刘海粟等,他们的作品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而更年轻的当代画家,无论是学院派还是当代写意派,无不在各自的笔墨形式中体现出新时代的特征——或张扬个性的五彩缤纷,或写意精神的纵横挥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