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币值多少人民币?

苍栀芳苍栀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放结果,我这枚1906年湖南造光绪元宝二十文铜圆价值200元(以下均为不含税价格) 过程如下: 前阵子有人出价35元买我的十文铁币,我没出手。于是有人出价65元买我的五文铁币,我还是没出手。。。 然后有人出价70元买我的十文黄铜币,我还是没有出手。。。。。。 最后一位朋友出价180元买我的五文黄铜币,我决定出手啦~~~ 以上只是卖货过程中的截屏,实际上还询价的许多人,不过他们都不喜欢。。。 我这货不是孤品,在孔夫子旧书网搜到好多,所以升值空间不大。但是这位朋友出的价格比我买到的价格还要高一些,所以我还是赚了~

言归正传,现在各种“收藏知识”文章里说铜钱贬值快,真的那么厉害吗? 先来看看我国历史上几次重大钱币改革的情况: 秦朝统一货币,取消各个诸侯国的圆形方孔钱,改铸秦半两钱; 汉朝建汉后,铸造五铢钱(“五铢”寓意“五行俱足”、“五谷丰登”,象征统治稳固和国泰民安); 王莽篡位,改东汉,自己弄了一堆新钱币,导致经济混乱,百姓苦不堪言; 三国曹魏时期,铸行“魏三体石经”,用篆文、隶书和楷书的字形来铸钱; 西晋时,铸行“永富”钱(西晋的永字是“水”旁加一“竖”,不要搞错了哦); 隋文帝建国初期,沿用隋五柱钱。后来觉得这玩意儿太丑了,就改成通宝钱了 唐太宗李世民嫌唐朝的“开元通宝”四个字不够霸气,又改成了“开元元宝”(好嘛!连名字都改来显摆!) 到了明朝,太祖朱元璋认为以前的铜钱又大又重,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多不便,于是他下令改铸轻便的小铜钱——“大明通宝”。 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福临命工部尚书范承勋等铸造“顺治通宝”,这是清入关后第一部铸行的钱币。

看了上面内容,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古代政权建立或者进行币制改革的时候,大多是为了适应当时的需要,而往往牺牲了铜钱的收藏价值。 像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现代人,就更不用考虑什么币种升值问题了。能买到自己喜欢的样式,就是最幸运的事儿了~~ 最后附上各版别光绪元宝的图: 背面的龙纹各不相同,这也是区分版本的一个特点,记得收藏的时候把正面和背面都拍个照,方便以后自己辨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