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为什么叫毛票?
“毛”字的意思是极小(量)的货币单位,这主要源于古代中国的以物易物的交易制度,这种交易制度下,交易双方先根据需要确定物品的价值,然后各自提供价值大致相当的货物进行交换。
比如说你想买我的10只羊,我有一头牛和20只羊,我们约定好羊的价格为每只5毛,那么最后交易确定的过程就是,你给我10只羊的价值,也就是5元(10×5=50,取整50)的货币,我付给你一头牛加20只羊;如果我要买你的3尺布,你有一匹布和4尺布,我们同样约定布的价格为每尺4毛,那么这次交易最终的结果就是我给你一匹布加上4尺布。
当然,在以物易物的交易中,有时也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就是你手里的东西不值那么多钱,而我又不想亏本,于是我就用一些不值钱的物品如柴火、铁块等换你的手工艺品。这时虽然你获得了柴火和铁块,但因为你手上的物品原本就值不了那么多钱,所以你也没吃亏。在这个交易中,由于双方的价值判断标准不同,“毛”这个极小(量)的货币概念就产生了。因为我对柴火的评价高于你对它的评价,也就是说,你认为一柴火不值一毛,但我却愿意用两柴火换一毛。
随着以物易物制度的普遍实行以及币值的灵活换算,人们逐渐默认了这种极小的货币计量单位——“毛”。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朝廷鉴于“钱粮重烦,贸易难行”,下令各省设立铸钱局,统一铸造制钱,即圆形方孔的“雍正通宝”。此后,历代王朝的制钱基本上都以“雍正通宝”为蓝本,尺寸、重量、纹饰大致相同。
这些制钱上都会有一个穿孔,为了防止造假,这个穿孔都是左右各一个,称做“穿右”或者“穿左”,每个穿孔之间相隔一个笔画。如果你把一枚制钱上下翻过来掉过去地看,你就会发现,“穿右”“穿左”的排列是变化的,不是每次都是左右各一个。比如明朝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的制钱“崇祯通宝”,按照“左穿右穿”的顺序,一共有十种情况。这也使得“毛”的计量更为准确,因为每枚制钱的分量基本一致,又由于每枚制钱的体积大小不一,所以用“毛”作为计量的单位就显得十分科学。 直到民国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仍使用制钱作为货币。不过这时候的制钱已经比较小了,一枚制的分量只有2.9克。那时候的一元钱相当于现在的四元钱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