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用什么人民币?
1962年4月,国家开始发行第二套人民币。这套人民币共有10个面额、53种版别。最大面额为50元,最小面额为1角。 1971年,第三套人民币开始正式发行;同时,停止使用第二套人民币,允许市民持有并兑换。70年代的人民币就是第三套人民币了。 三版人民币共印制了184枚票面,其中,硬币2枚(1980年版5角、1981年版1角),纸币182枚。与第二套人民币相比,增加了56枚新券,减少了36枚旧券。
(二) 三版人民币设计新颖,制作用心。如1角钱上的“国徽”、5角钱上的“长江三峡”和10角钱上的“长城”都是当时中国著名的景观;5元票面上是“民族大团结”的图案,表现了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幸福景象,背面主色调为紫红色,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地区面貌焕然一新。而50元的“炼钢工人”以及100元的“农民”,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时如火如荼的大炼钢铁运动和农业学大寨的运动场面……这些画面反映了新中国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三) 第三套人民币还出现了最早的防伪措施——阴阳错号的钞票,即1角和2角纸币有“J”字和“Y”字编号的防伪措施。在印钞过程中采用移位法和二次加墨法来印刷票面数字,使票面线条和数码颜色有明显不同,这也是人民币防伪的一个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