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2十3是多少人民币?
先放结论,1+2+3=6.023574...元 过程如下: 假定你有 1 元现金,你有朋友 A、B 各有 2 和 3 张支票,现在你要买 100 元的东西,请问你可以怎么支付? 你有 1元现金和 B 的 3张支票;把 1 张现金和 2 张支票给 A 换 200元的商品,再把刚才换得 200元的商品跟 B 再换 300元的商品......这样一路换下去,最后可以凑足 100元金额的钱款。整个交易过程中,你一共花了 4 张纸(或者电子文件)。而按现有规定,银行在受理支票的时候,只认第一联的收据,你的朋友们最终只能得到 4 张空的收付款通知(第二联给了对方银行,第三联自己留存,第四联交中国人民银行备案)。也就是说,你的朋友只能收到票面金额的 4/9,也就是 44.44%的货币,剩下的 55.56%的货币留在了银行系统里。
当然,现实中不会有人这么傻,真的按照这个思路去进行交易,毕竟如果谁敢这么做,那就是赤裸裸的在央行面前耍流氓了。不过现实中人们会在意钞票的面值(即币值符号后的数字,如 100 元、 20 元等),会尽量使用整百的数字,因为这样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被银行拒绝的可能性。所以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手里只有一叠 100 元的钞票,你去找别人换东西是行不通的,你必须想办法用这些 100 的纸币去换个地方的 100 的纸币回来,才有可能成功。这就是所谓的「面额幻觉」。
在只有面额的情况下,钱实际上是无法流动的。我们常说的「钱荒」「缺钱」实际上是指金钱(M0)的短缺。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多印钞票(通货膨胀),要么借进钞票(债务上升)。前者会导致物价上涨,后者会导致本利上升。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最终受罪的都是百姓,钞票的流通其实只是政府的一个幻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