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饷银壬子价值多少?
1902年,清政府为筹办京师同文馆,派遣丁韪良等赴日考察,聘请日本文部省教授、汉学家加藤弘、山田俊明等人担任主讲,聘用外国人任教的“官学”性质开始显现出来。 此后,清廷任命美国传教士狄宝书(W.H.Dibb)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并派其赴欧洲采购仪器和书籍;同时命侍读学士达桂等往天津,与直隶总督袁世凯商办北洋大学堂事宜。
在光绪帝的亲自过问下,这些洋学堂逐渐办了起来。不过,对于顽固保守的道光、咸丰两朝重臣曾国藩、李鸿章等而言,创办洋学堂这件事仍有点让人难以割舍下心中的那种传统观念,毕竟让那些从进士出身的高官去承认自己跟乡巴佬一样去接受西学,是件不容易的事——因此他们采用了一种非常迂回的方式,即通过举办翻译馆、译书局来介绍西方文明和科技,培养翻译人才的同时,将西方的科技著作陆续翻译成中文出版。
而《四洲志》、《南洋述略》及《澳大利亚地理志》正是出自广州译书局、上海译书局的工匠之手完成,它们成为近代中国了解世界的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