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窑价值为何那么高?
我是专门做古瓷片、老砖块,那些比较有意思的… 首先,“官窑”这个概念在历史上是很宽泛的,可以代指所有由官方开办且负责烧制宫廷用瓷的瓷窑。官窑实际上是一个表示窑口的概念。因为古代陶瓷技术的不成熟和原料、工艺等条件的限制,瓷器往往质量不行。于是为了供应宫廷需要,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开始设官监烧。东汉时期设立洛阳宫监,南北朝时设立青窑署,唐代设立内府窑,宋代设官窑,明代设御器厂等等,这些机构都在不同历史时期负责烧造宫廷使用或皇帝特贡的瓷器。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很多瓷窑不仅为宫廷烧制瓷器,同时也向外销售。所以,这种官窑概念其实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官方开办;二是专门为宫廷服务。同时具备这两点才能称之为“官窑”。
其次,说到官窑的价值,要从官窑本身的历史定位说起。简言之,官窑是封建王朝统治者和皇室为了满足自己特殊需要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制度。我们可以把这种制度定义为特权经济。而具有鲜明特权性质的官窑瓷器,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不是为普通人设计的。它从原材料的选取到制作工艺都受政府把控,同时,由于要满足王室的特别需求,诸如颜色、纹饰之类的也往往是按王室喜好而定(这当然也是受王室控制的一个表现)。
当然,作为特权经济的产物,除了其自身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外,由于其产品是完全满足某一特定人群的需要,在实用功能之外,我们还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审美功能的体现——这种审美虽然带有浓郁的主观性,但我们却不能否认它的客观存在。一些精品官窑瓷器所达到的艺术水准确实是令人赞叹的,它们常常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而且,这种美是符合帝王贵族的审美观念的。因此可以说,优秀的官窑作品往往兼有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只是,这两种价值在这里其实是建立在同一个基石之上的,即它们都是服务于特定的阶级和阶层的人的。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如今市场上不乏仿制的官窑瓷器,这类作品的收藏价值自然是微不足道的。如何辨别真品相,还需要大家多留个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