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大洋票有价值吗?

费雷云费雷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35年,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改革,决定停止流通银元、铜元,收回全部银元、铜元发行基金,改发纸币 - 法币(国民政府的法定货币);同时,宣布废除银元价格与法币价格之比价为107:1的固定汇率制度,实行市场汇率制。但由于此时全国白银储备量不足2亿两,而发行的法币已达6.5亿元之多,国民政府一方面令财政部严加管制,不准私自买卖外汇(尤其是禁止出口外汇),另一方面命令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企业大量购回外债,以充实银库,保持法币的信用。

1948年底,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中国法制已呈散沙状态。当时,财政部的发行基 金早已用完,所发行的法币全是借入的。这时,金圆券又遭惨败,蒋 介石的法统也危如累卵。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巩固其残余势力, 国民党在东北和江南各派系军阀混战不休的同时,又发动了所谓 “黄金美元斗争”。

为筹措发行金圆券所需的3亿美元,国民党政府不惜血本,竟将仅存的3亿美元国库现金全数投入市面,同时还增发5亿元法币,命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工商银行按政府规定的“优惠汇率”——每英镑只换2美元79美分——分别向美国购买2.5亿英镑的货物(主要是军火),然后转手高价出售给美国人民,从中获得7.5亿美元的巨额利润。这笔利润被用于印发金圆券,没收人民手中的银元和外币,强行将法币兑换成金圆券。

就这样,当国民党政府在东北和江南用兵时,它又从人民的口袋里掠走了8亿美元! 这一下,国民党的法币发行量更如脱缰的野马,迅速膨胀起来。到1949年初,法币的发行已经超过了千万亿元之大关,而同时期的美国GDP不过1000多亿美元而已。这意味着,当时的中华民国(包括台湾地区在内),平均每平方公里居住者负担的债务达到了惊人的425万元之巨! 如此泛滥的纸币,必然会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后果就是人民手中的一贯钱不抵以前的一元钱了。随着新钞票的不断发行,旧钞票自然逐渐贬值,人们把那些旧钞票拣出来重新熨平晾干使用,叫做“熨斗钱”。这种“熨斗钱”很能说明国民党的政治经济作风。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