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叶紫砂有收藏价值吗?
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储泽”,百度百科这样解释: 简言之,就是朱氏后裔利用家族资源做的陶器厂,也就是以前的紫砂厂。因为历史原因,这些紫砂厂在文革时期纷纷倒闭或者停产。1976年,宜兴陶瓷公司组建了科技组,专门进行新紫砂材料的开发研究,并在原国营厂的基础上重新恢复生产,同时定名为“宜兴紫砂工艺厂”,简称“宜紫砂”或者“紫砂”。而“储泽”,则是从前的旧称。 为什么要专门科普下“储泽”呢?这是因为题主发的这个壶的底落款为“储叶制”(如下图)。通过搜索引擎我们了解到,现在市场上流通的紫砂壶,很多都标注了“储叶制”,甚至有人专门搜集这些壶,称为“储叶壶”。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个“储叶”是谁呢?他制作的紫砂壶又有何价值? 我们接着百度一下“储叶”,发现了很多相关的信息,其中一条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发出来与大家分享(部分文字由于过于敏感被压缩): “……一九五六年参加宜兴陶业生产合作社,任技术员、生产队长;一九六三年任宜兴陶瓷生产技术副厂长,主持研发新产品,并培养技师和技术人员。……” 这段话提到一位叫作“储叶”的技术员,并且在文革时期担任陶瓷生产的领导,那这位“储叶”是否会就是这位“储叶制”的“储叶”呢?我产生了疑惑,于是继续搜索。果然!我在知乎上看到一篇回答,作者声称自己父亲就是“储叶”(如下图) 这应该是我遇到的最有意思的假货鉴别案例了。居然有人假冒已经去世40多年且从未担任过任何行政职务的“储叶”的名义制售紫砂壶!简直滑天下之大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