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石刻有哪些艺术价值?
摩崖石刻是记载历史事件、流传经典文学、歌颂英雄业绩、阐发哲学观念等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书法艺术。它集建筑、雕塑和美术于一体,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而且也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巨大的审美价值。 首先,从书法的角度看,我国的汉字字体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发展过程。每一个字体的演化都代表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发展水平。其中,篆书又包括大篆(籀文)和小篆;隶书则包括了古隶和今隶。
我们常说的“篆书”一般指小篆,而常说的“隶书”一般指汉字的今隶。但摩崖石刻中的字体却大多不是现在流行的字体,而是处在汉字演化的中间环节,即处于由篆书向隶书演变过程中的“古隶”阶段。因此可以说,摩崖石刻字体是古代文字学者们留下的珍贵的实物文献,对研究我国文字发展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很多摩崖石刻上所载内容都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例如:唐代张旭创作的《兰亭序》碑刻,这是王羲之一家世袭罔替的传世之宝,更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不朽之作。而东晋王羲之父子在兰亭修禊,并饮酒赋诗所留下的这一文化遗址,对于了解魏晋时期的文人群体以及当时的社会风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再如西安的唐昭仁庙,原为唐朝皇室专用祠堂,供奉着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神位。李渊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但他死后却被葬在了河南洛阳;他的孙子李恪则是被李世民毒死的。
这两则内容就为我们提供了有关唐代早期政治格局和社会风尚的难得史料。 当然,还有很多摩崖石刻记载了历代战乱情况,这为我们研究了历朝的战争状况提供了重要依据。 总之,摩崖石刻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因而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价值。
许多摩崖石刻的艺术成就也很高,有的气势磅礴,雄浑壮观;有的清秀挺拔,玲珑飘逸;有的行云流水,自然洒脱……无论是哪一种风格,都是时代精神的折射,给我们留下了美学上的珍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