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上海电车怎么开的?
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具体年代记不清了(可能是在文革期间),纪录的是旧上海公共汽车的状况,当时上海有英、美、德、日等国的汽车公司在上海开办的分公司或代理处,销售进口轿车,但主要的客货运输由英美公司的“公共汽车”承担。 这些公交车都是铰接的汽车,就是两头各有一个车头,中轴连接起来的一辆整车,这样就能通过狭窄的道路和拐弯的地方。
行驶过程中,由于是铰接的车型,车体是可以活动的,为了过弯时能够更灵活的行驶,司机可以把方向盘转到底,同时把位于车厢前部的人流往右侧赶,使车轮远离弯道,达到转弯的目的。 这些公交车的驾驶舱跟现代的公交车驾驶舱不一样,不是封闭的结构,驾驶员跟乘客几乎没有隔开。
当时上海的公交线路以英式巴士为主,采用顺时针单循环的形式行车。早上上班的时候,在静安寺附近的一个站台,几路公交车的驾驶员都集中在这里,按车次排队等着发车。 开车时,驾驶员必须系好安全带,脚下踩住离合器,右手执方向盘,左手按下车内的起步器,开始缓缓地移动车子。当车辆进入直行道路后,车速逐渐加快,到达40公里/小时时,松开离合器踏板,车子完全由发动机驱动。
如果是新手的驾驶员或者对路况不熟悉的驾驶员,旁边会有老资格的驾驶员陪同开车,并提醒应该留意的地方。 当时的公交车辆在市区是不准鸣笛的,如果碰到行人或其他车辆不按规定行驶,只能降低车速,轻点刹车加以警示,如果还是不起作用,也只能忍气吞声。
记得片中有一位驾驶员师傅讲到,有一次他驾驶公交车,正常前行时,突然从一旁冲出来三个人,他们是骑车的人,见车就来,师傅说当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刹车,同时心里嘀咕着“这不是找死吗!”还好,最后车子顺利停下,并无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