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年袁大头值价多少?
袁大头,即国民革命军袁世凯戎装像背嘉禾银币,简称“袁大头”或“大清银元”。在民国时期,由于纸币发行过多造成通货膨胀,民众对纸币信心不足,纷纷将白银兑换成人民币(法币)或者美元,当时有一部份人把眼光瞄准了袁世凯的头像(袁大头)上面。
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袁世凯任命张秉钧为总制造师,聘请意大利和日本技师到天津造币厂担任技术顾问协助铸造袁大头。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于同年四月开始生产,铸造地点有三个:天津造币厂、南京江宁造币厂和一个私人铸币厂——广东宝安银炉。 由于当时战乱不断,各地军阀各自为战,因此没有统一的价格,根据不同的产地、不同的年份以及币面图案的不同而价格有高有低。一般普通版本的袁大头价格不高,然而如果币面带有星号或者英文缩写的人名缩写(如G.M.B或者A.N.C),那么价钱就会相对较高。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袁大头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一类是民国三年(1914年)制作的;二类是民国八年(1919年)制作的;三类是民国九年(1920年)制作的;四类是民国十年(1921年)制造的;五类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后,在华北农村自制自售的“土袁头”。 现在我们所说的袁大头实际上是指第一类,也就是民国三年制作的那一种。因为其他四类的发行量都很少(主要是第三类和第四类极少,据说仅数万枚),而且都带有明显的年代特征,很容易区分。这一类袁大头的铸造量约为7500万枚。 这些硬币最初发行的面额都是一元,但是后来由于法币贬值,又先后改成半元、二角五分、一角等。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这些袁大头都是新的,这是因为在抗战期间,日寇占领了华北地区以后,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开始,又在河北的南皮县和山西的朔县设立了“冀北货币整理处”和“西北商品调剂处”,收购旧银元,重新熔炼铸新。据有关资料记载,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8月,国民党政府为了填补战时造成的财政赤字,颁布《银本位币制改革方案》,规定以“法币”为本位货币的币制,发行面额分别为十元、五元、二元的“关金券”(即海关关税券,简称“关钞”)代替原来的银元,禁止民间流通和使用银元。于是,这些袁大头便成了历史文物,深受收藏家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