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生炉为收藏价值吗?
近日,在北京藏园艺术沙龙主办的“天工开物”,展出了清雍正御制珐琅葫芦巧生炉。在介绍葫芦巧生炉时,介绍了什么是葫芦式,这是一种特殊的炉式,状似葫芦。嘴部略大,颈细腹广,底部凸起,以铸制精致的内堂及釉击附实的莲蓬、荷叶、莲子及伏兽、卷云等工艺品作为衬托。
此种炉型于乾隆时期最为发展,多作铜制,间或有瓷、木及其他质料者。葫芦式铜炉并非专为焚香,而是陈设之器,以雍乾两朝之物最为著称。
对此类铜炉的收藏,主要是追求其造型美,时代风貌明显。另外,炉体所绘纹饰,多为“吉祥”内容,反映了人们祈求幸福吉祥的美好愿望。
葫芦式铜炉的收藏,还要注意品牌标识。乾隆时期铸有“西洋”,咸丰时有“荣”字标记,康熙时也有“宣”字款者。这些不仅成为后世藏家的重视,也是判定器物年代的标准。
如今,这类铜炉也在拍卖市场上热拍。那么,对于这种铜炉怎么样?市场价值的行情如何呢?
从拍卖市场来看,葫芦式铜炉成交价格较高。北京翰海2007秋季拍卖会上,清乾隆古宣炉专场,一对“葫芦形”宣统铜香炉,尺寸分别为:高11.5厘米,口径6.8厘米;高11.6厘米,口径6.7厘米。以108000元的价格成交。
同样在北京翰海2008年春季拍卖会上,清代宣统一对“葫芦瓶”式鎏金香炉,一对长7厘米,高的各5.5厘米,7.2万元成交。上海远东2008年秋拍“精萃—中国陶瓷名家名作”专场中,明末清初,“葫芦”形白瓷橄榄瓶,高41厘米,128000元成交。2002年,葫芦式铜炉的一件作品,曾以192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其升值潜力有目共睹。
中国古陶研究会·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徐银河“葫芦”式铜香炉专场11月4日在北京成交,成交率96%。此次上拍的藏品主要为明代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及清代乾隆、康熙、雍正、宣统至民国时期“葫芦”式铜香炉,共计467件(套)。
其中一件“铜香筒”,卷口筒状,无蒂,底无釉,内有“大裕”款识。重15.6千克,高11.5厘米,由广东“粤华轩”主人吴孝勇收藏,2005年由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予以拍卖,以81.6万元人民币成交。
另一件清代初年“葫芦”式铜熏炉,高7.6厘米,口径4.5×3.7厘米,重520克。盖钮为鹿活环,两肩饰对称螭龙,腹部以凸线勾勒出葫芦囊,边缘饰回纹。
带底座近200件,底座有“宣德年制”、“康乾御制”款。全场仅16件未成交,其他均获高溢价成交。该专场拍卖品大部分为私赏精品,其中部分收藏于皇帝行宫,极为珍贵。
宣德炉传世仅有十座,是史上存世数量最少的皇器之一。经三百多年风雨洗礼,其珍贵程度愈发展露无遗。上拍的这组“葫芦”形铜熏炉造型端巧,为清代贵族的案头清玩,具有很高的历史和人文价值。